近日,河南郑州发生了一件令人警醒的事。一名女子取完快递后揉眼睛,结果感染了带状疱疹。经检测,快递盒上至少有十几种致病菌,像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癌细菌等。这让我们意识到,快递盒可能成为病菌的“搬运工”。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快递,那取快递时该如何预防病菌感染呢?这需要从日常预防、快递处理、接触后的卫生习惯以及健康意识提升等方面来思考,避免类似感染事件再次发生。
一、日常预防与快递处理
1. 快递消毒
在拆快递前,如果条件允许,应对快递盒外部进行消毒。可使用含75%酒精的湿巾或医用酒精消毒液进行擦拭,并等待几分钟让消毒液发挥作用。避免使用强腐蚀性消毒剂如84消毒液直接喷洒在快递盒上。
2. 通风与静置
拿到快递后,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小件快递通风约半小时,大件快递可能需要1 - 2小时,以减少病菌数量。
3. 及时丢弃快递盒
拆完快递后,及时将快递盒及内部填充物丢弃到垃圾桶中,避免长时间堆积。为环保考虑,建议选择可回收或环保材料的快递包装。
4. 洗手
拆快递后,务必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确保双手、指缝和指甲下方都得到充分清洁。接触快递内部物品后同样需要洗手。
二、健康意识的提升
1. 认识病菌传播源
生活中很多物品如公共交通工具的扶手、餐厅的菜单、超市的购物篮等都可能传播病菌。快递盒也是潜在的病菌传播源之一。
2. 警惕感染症状
呼吸道感染时,注意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及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肠道感染时,关注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乏力等情况。皮肤感染时,留意皮疹、瘙痒及局部红肿、发热等症状。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日常预防、快递处理、接触后卫生习惯以及健康意识提升等方面的措施,我们能有效降低病菌感染风险,保障自身健康。在取快递时,务必注意这些细节,避免类似感染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