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中老年人受慢性病疼痛困扰?如何有效应对

热点新闻热点新闻 / 责任编辑:王雅慧2024-10-23 17:33:14 - 阅读时长4分钟 - 1847字
我国63.4%的中老年人经历慢性病疼痛,带状疱疹在50岁以上人群中易发,需重视其预防和管理。
慢性病疼痛带状疱疹中老年人疼痛管理免疫力
超六成中老年人受慢性病疼痛困扰?如何有效应对

在“中国镇痛周”(2024年10月21 - 27日)来临之际,“关注慢性病疼痛,共建‘无痛’社区”全国媒体沟通会发布了《慢性病疼痛风险社区预防和管理倡议报告》。报告指出我国63.4%的中老年人经历过慢性病带来的疼痛问题,表明中老年人慢性病疼痛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引起重视。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病叠加其他病症情况增多,例如带状疱疹。超90%成人体内潜伏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50岁以上人群易发,在慢性病影响下,患带状疱疹风险和患病后的疼痛问题更值得关注了。

中老年人慢性病疼痛现状

我国63.4%的中老年人经历过慢性病带来的疼痛问题,这个比例相当高。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慢性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等都是常见的慢性病,它们带来的疼痛或持续或间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慢性病可能导致行动不便,无法正常锻炼,进而影响整体健康状况。而且,长期疼痛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这种身心双重折磨会大大降低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很多情况下,中老年人可能因疼痛减少社交活动,逐渐与外界隔离,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这一现象在我国中老年人中较为普遍,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都有大量中老年人正忍受慢性病疼痛困扰,需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和重视。

带状疱疹与中老年人健康

超90%成人体内潜伏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中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不如年轻人,这使体内潜伏病毒更易被激活引发带状疱疹。当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时,情况更为复杂,慢性病叠加带状疱疹的情况增多。年龄越大,病情往往越严重。带状疱疹不仅带来皮肤疱疹,更严重的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种疼痛风险更高、痛感更强,会影响多个系统。例如:

  • 它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刺痛、麻木等感觉异常;
  • 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使食欲下降,影响营养摄入;
  • 在心理方面,持续疼痛也会让中老年人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并且,由于中老年人身体恢复能力较差,带状疱疹后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这对他们的健康是个巨大挑战。

特定慢性病与带状疱疹风险关系

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秋冬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心血管疾病患者受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易发病或复发,其患带状疱疹风险比一般人群高39%。这是因为心血管疾病影响身体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使身体对病毒抵抗力下降。一旦患上带状疱疹,短时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高26%,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更严重持久且影响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环境利于病毒生长,同时糖尿病引发的神经病变也会加重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而且,由于神经痛影响,患者情绪波动较大,这又会进一步影响血糖稳定,使病情更复杂难控。对于患有这些特定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尤为重要。

中老年人面对疼痛的误区

中老年人在面对疼痛时存在一些误区:

  1.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疼痛是衰老的必然结果,默默忍受。然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疼痛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如果一直忍着,可能延误治疗时机。例如,有些早期肿瘤疾病可能表现为疼痛,若不及时检查,病情恶化会增加治疗难度。
  2. 有些中老年人出现疼痛后,辗转多个科室却找不到病因。这是因为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需要综合诊断。若没有明确诊断方向,就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3. 做好疼痛鉴别诊断很重要。不同疾病引起的疼痛可能相似,若不鉴别,可能将一种疾病误诊为另一种疾病,从而采取错误治疗方法,不仅不能缓解疼痛,还可能加重病情。

中老年人预防疼痛的意识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老年人作为疼痛高风险人群,必须有提前预防、主动健康的意识。中老年人可通过以下方式预防疼痛: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

适当运动也很重要,像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既能增强身体柔韧性,又能提高免疫力。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有很多先进技术可帮助中老年人预防和管理疼痛,如智能健康监测设备能实时监测身体各项指标,中老年人要善于利用这些科技手段保障健康。

中老年人慢性病疼痛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从疼痛的现状到带状疱疹对健康的威胁,特定慢性病与带状疱疹的关系,中老年人面对疼痛的误区,再到预防疼痛的意识,各个方面都与中老年人的健康紧密相连。我们应提高对中老年人慢性病疼痛的认识,积极帮助他们应对疼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