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易染带状疱疹,这些预防要知道

疾病科普疾病科普 / 责任编辑:王雅慧2024-11-15 10:49:53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49字
糖尿病患者易患带状疱疹,免疫功能受损、微血管病变和代谢紊乱是主要原因。带状疱疹影响血糖控制,需通过饮食、运动等多方面预防。
糖尿病带状疱疹免疫功能微血管病变代谢紊乱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易染带状疱疹,这些预防要知道

在当今社会,糖尿病患者群体数量庞大,而带状疱疹对他们而言是常见威胁。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属于带状疱疹易感人群,相关研究显示,其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群高84%。一旦患病,不仅血糖控制受影响,还可能有神经痛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糖尿病患者易患带状疱疹的原因、带状疱疹对血糖控制的影响以及预防方法,以提升患者对这一健康风险的重视程度。

糖尿病患者易患带状疱疹的原因

  • 免疫功能受损
    •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干扰免疫细胞(如白细胞)代谢,高血糖环境受到影响。另外,长期高血糖和代谢紊乱影响神经递质分泌和调节,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如胰岛素异常分泌除影响血糖,还间接影响免疫细胞活性,神经调节失衡导致免疫细胞生成和分布异常,无法有效防御病毒。
  • 微血管病变
    • 糖尿病引起微血管病变,高血糖使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管径变小、血流减慢。皮肤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排出依赖微血管,循环障碍导致皮肤营养不足,免疫和修复细胞缺乏氧气和营养,降低皮肤免疫力。
    • 还有部分降糖药有副作用。如某些磺酰脲类降糖药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微血管循环障碍;胰岛素注射不当或剂量不准也可能引起局部微血管病变,影响皮肤微循环。
  • 代谢紊乱
    • 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紊乱,血液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等升高,对免疫细胞有毒性作用,容易引发慢性炎症,抑制免疫反应。

带状疱疹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 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升高:带状疱疹发病时,病毒感染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身体会分泌多种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促使血糖升高。
  • 疼痛和不适影响饮食和运动:带状疱疹患者常伴有神经痛,疼痛程度不一。剧烈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患者进食量减少或不规律。同时,由于疼痛,患者活动受限,运动量减少。饮食和运动的改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正常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而这些因素的改变会使血糖波动增大。
  • 炎症反应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带状疱疹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干扰胰岛素的信号传导,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进而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一)饮食方面

  •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例如新鲜水果和蔬菜,橙子富含维生素C,能增强白细胞活性,帮助身体抵抗病毒;菠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 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等,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组成部分,免疫细胞由蛋白质构成,摄入足够优质蛋白就像给免疫系统的“士兵”提供“弹药”。

(二)运动方面

  • 糖尿病患者要多进行运动。比如散步,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代谢功能,使身体各器官得到充足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提高免疫力。

(三)睡眠方面

  •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保证7 - 8个小时的睡眠,这就像给身体充电,让身体在睡眠中得到修复,这样免疫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注意皮肤护理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洗完澡后轻轻擦干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因为破损皮肤更易让病毒入侵。
  • 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到摩擦。例如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不穿紧身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给皮肤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