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超声检查重要性

建议30岁以上女性每年至少做1次妇科超声检查!

作者:张熙
2025-07-29 09:45:01阅读时长2分钟965字
妇产科卵巢肿瘤妇科超声检查早期筛查血清CA125高危人群定期体检术后康复妇科健康管理肿瘤切除周女士案例早期发现隐蔽性症状监测腹部隆起尿频呼吸困难

近期,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诊了一位48岁的周女士。她近一年感觉自己“胖”了,近两个月肚子明显增大,晚上睡觉需侧卧才能呼吸顺畅。经检查,其盆腔竟存在直径36厘米、重达32斤的巨大卵巢肿瘤。妇科肿瘤专家姜继勇团队通过多学科会诊制定手术方案,成功切除肿瘤,且确认为良性。此事件让大家关注到卵巢肿瘤的隐蔽性,也凸显了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卵巢肿瘤有多“狡猾”?早期发现难在哪

卵巢肿瘤早期就像个“隐形杀手”,症状不明显。它无痛性生长,初期也没有典型体征,很多患者都是等肿瘤增大到压迫周围器官时才发现。就像周女士,肿瘤直径达36厘米时,已经引发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而且肿瘤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扭转、破裂的风险,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在常规体检中,妇科检查和超声筛查也可能出现漏诊情况,所以高危人群更要主动增加筛查频率。

身体发出这些信号,可能是卵巢肿瘤在“敲门”

卵巢肿瘤可能会引发一些典型症状,不过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当成普通消化问题。比如长期腹胀、腹部隆起、尿频、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大家可以通过一些自我监测方法来留意身体状况,观察腰围变化,如果突然明显变粗,就得引起注意;定期触摸腹部,看看有没有异常肿块;记录排尿频率,如果出现异常增多或减少,也要重视起来。要是这些持续性症状超过2周,就一定要立即就医,千万别延误诊断。

定期筛查,给卵巢肿瘤来个“早刹车”

建议30岁以上女性每年至少做1次妇科超声检查,还可以结合血清CA125检测来辅助诊断。对于有卵巢癌、乳腺癌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每6个月就应该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还可以考虑做基因检测,比如BRCA1/2突变筛查。超声检查能直观看到肿瘤的位置和形态,CA125虽然不是特异性指标,但可以辅助判断肿瘤性质,还能用于术后监测。

术后康复与长期管理,一个都不能少

患者术后恢复有很多要点需要注意。首先要限制剧烈运动,避免影响伤口恢复;还要密切监测腹腔感染迹象,要是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并且一定要遵循医嘱用药。在饮食方面,巨大肿瘤切除后,身体需要慢慢调整,要分阶段恢复饮食,先从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高蛋白饮食。运动也可以分阶段进行,先从轻度运动开始。长期随访也非常必要,术后6个月、1年、3年都要进行影像学复查,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还要特别关注卵巢功能的监测。 周女士的案例告诉我们,早期筛查是避免卵巢肿瘤危害的关键。女性朋友们要正确认识身体发出的信号,主动参与妇科健康管理,高风险人群更要建立个性化筛查计划。定期体检是对生命质量的投资,大家要把健康监测融入日常生活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