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部位未特指Unspecifie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更新时间:2025-06-19 04:40:05
编码8B00.Z

关键词

索引词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脑出血,部位未特指、脑出血、出血性卒中NOS、出血性梗死NOS、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出血、脑出血,NOS、脑出血NOS、出血性脑血管意外NOS、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缩写ICH、脑内出血
别名Intra-cerebral-hemorrhage、Cerebral-hemorrhage、Brain-bleed、脑出血未特指部位

脑出血,部位未特指(ICD-11:8B00.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1. 神经影像学阳性发现
    • 颅脑CT/MRI显示脑实质内高密度/异常信号血肿影(非创伤性),伴周围水肿带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1. 急性神经功能缺损
    • 突发意识障碍(GCS评分≤12)
    • 局灶性神经体征(偏瘫、失语、瞳孔异常)
  2. 影像学确诊
    • CT平扫显示脑实质内均匀高密度灶(40-90 HU)
    • MRI梯度回波序列(GRE)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示磁敏感效应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1. 临床三联征(同时满足两项):
    • 突发炸裂样头痛(VAS评分≥7)
    • 喷射性呕吐
    • 收缩压≥180 mmHg
  2. 高危因素(符合任意一项):
    • 高血压病史(≥5年未规范治疗)
    • 抗凝治疗中(INR>2.0)
    • 脑淀粉样血管病(年龄>65岁伴认知障碍)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脑出血辅助检查] --> B[神经影像学]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颅脑CT(首选)] B --> B2[MRI(SWI/GRE序列)] B --> B3[CTA/CTV] C --> C1[凝血功能] C --> C2[血常规+生化] D --> D1[GCS评分] D --> D2[NIHSS评分]

判断逻辑

  1. 颅脑CT
    • 阳性:急性期(<6h)高密度灶>10ml,或脑室铸型→立即启动治疗
    • 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24h内复查或行MRI检查
  2. MRI-SWI序列
    • 微出血灶(直径2-5mm)≥5个→提示淀粉样血管病
  3. 凝血功能
    • INR>3.0→需紧急逆转抗凝(维生素K+PCC)
  4. NIHSS评分
    • ≥16分→预示血肿扩大风险(OR=3.2)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凝血功能 INR>1.5 抗凝相关出血风险增加 紧急逆转抗凝治疗
血小板计数 <100×10⁹/L 凝血功能障碍 输注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1.5 g/L DIC或溶栓后状态 冷沉淀输注
血糖 >11.1 mmol/L 应激性高血糖→死亡率增加1.8倍(NEJM 2023) 胰岛素强化治疗
D-二聚体 >5 mg/L 提示纤溶亢进或静脉血栓风险 排查深静脉血栓
肌钙蛋白I >0.1 μg/L 神经源性心肌损伤→猝死风险增加 心电监护+心肌保护

四、诊断流程关键点

  1. 时间窗管理
    • 症状发作至CT完成<1小时(AHA/ASA Ⅰ类推荐)
  2. 病因鉴别
    • 高血压性:基底节/丘脑出血+长期HTN史
    • 淀粉样血管病:脑叶多发微出血+认知障碍
  3. 预警征象
    • CTA"点征"(对比剂外渗)→血肿扩大风险87%
    • 血糖>8.3 mmol/L+收缩压>200 mmHg→早期恶化预测值91%

参考文献

  1.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2022)
  2.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修订版)
  3. NEJM《脑出血的病理生理与治疗进展》(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