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寄生虫感染所致癫痫Epilepsy due to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 or infestations
编码8A60.4
关键词
索引词Epilepsy due to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 or infestations、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寄生虫感染所致癫痫、感染性脑膜炎所致癫痫、感染性脑炎所致癫痫、细菌性心内膜炎所致癫痫、寄生虫病所致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者侵染所致癫痫
缩写CNS感染所致癫痫、中枢神经感染性癫痫
别名脑炎后遗症癫痫、脑膜炎后癫痫、寄生虫感染后癫痫、感染后癫痫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8A68 癫痫发作类型
8A68.4全面强直-阵挛发作8A68.5全面阵挛性发作8A68.2失神发作,典型8A68.1失神发作,非典型8A68.0局灶性无意识的癫痫发作8A68.7全面失张性发作8A68.6全面强直性发作8A68.Y其他特指的癫痫发作类型8A68.Z未特指的癫痫发作类型8A68.3局灶性意识清醒的癫痫发作具有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感染
1C88摩莱河谷脑炎1C8H病毒性脊髓炎1C8Y其他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感染1C8Z未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感染1C86圣路易斯脑炎1C8E病毒性脑膜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C8E.Y其他特指的病毒性脑膜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C8E.Z未特指的病毒性脑膜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C8D拉克罗斯脑炎1C8B加利福尼亚脑炎1C83西方马脑炎1C8E.2腺病毒性脑膜炎1C8G.1中欧蜱传脑炎1C8F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1C8G.0远东蜱传脑炎1C81急性脊髓灰质炎1C8C委内瑞拉马脑炎1C8E.1肠病毒性脑膜炎1C84东方马脑炎1C87罗西欧病毒性脑炎1C8G蜱传脑炎1C8G.Z未特指的蜱传脑炎1C82狂犬病1C80病毒性脑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C85日本脑炎1C8G.2西伯利亚蜱传脑炎 非病毒性和未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D01.00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1D03.3颅内脓肿1D03.3Y其他特指的颅内脓肿1D03.3Z未特指的颅内脓肿1D01.1真菌性脑膜炎1D03.2椎管内硬膜外脓肿1D01感染性脑膜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D01.Y其他特指的感染性脑膜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D01.Z感染性脑膜炎,未特指的1D00.2寄生虫或原虫性脑炎1D03.4椎管内硬脊膜外脓肿1D04.10颅内真菌性肉芽肿1D03.30大脑半球深部脓肿1D05.1硬膜下感染性囊肿1D0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脓肿1D03.Y其他特指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脓肿1D03.Z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脓肿,部位未特指1D04.4椎管内硬膜外肉芽肿1D0Y非病毒性和未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他特指的1D0Z非病毒性和未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未特指的1D00.0细菌性脑炎1D04.0颅内寄生虫性肉芽肿1D04.3椎管内硬膜下肉芽肿1D01.2寄生虫或原虫性脑膜炎1D04.2椎管内髓内肉芽肿1D00.1真菌性脑炎1D0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肉芽肿1D04.Y其他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肉芽肿1D04.Z未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肉芽肿1D02.3寄生虫性脊髓炎1D05.0硬膜外感染性囊肿1D02.0细菌性脊髓炎1D02感染性脊髓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D02.Y其他特指的感染性脊髓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D02.Z感染性脊髓炎,未特指的1D02.2真菌性脊髓炎1D03.0椎管内髓内脓肿1D03.5脊髓脓肿1D03.1椎管内硬膜下脓肿1D00感染性脑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D00.Y其他特指的感染性脑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D00.Z未特指的感染性脑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D04.1颅内肉芽肿1D04.1Y其他特指的颅内肉芽肿1D04.1Z未特指的颅内肉芽肿1D0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囊肿1D05.Y其他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囊肿1D05.Z未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囊肿1D01.0细菌性脑膜炎1D01.0Y其他特指的细菌性脑膜炎1D01.0Z未特指的细菌性脑膜炎1D03.33多发或播散性颅内脓肿1D01.3良性复发性脑膜炎1D03.32垂体脓肿1D03.31胼胝体脓肿1D04.5椎管内硬膜外肉芽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寄生虫感染所致癫痫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寄生虫感染所致癫痫是指由急性或慢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后所引发的癫痫发作。这些感染可能包括细菌性、病毒性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脑膜炎和脑炎,以及由寄生虫如囊尾蚴病等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在急性感染期过后,即使原发感染已经得到控制或治愈,患者仍可能出现反复的癫痫发作,这是由于感染导致了脑内神经元结构的改变,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加,从而容易产生异常电活动。
病因学特征
-
感染机制:
- 直接损伤:致病菌、病毒或者寄生虫直接侵入大脑实质,造成局部炎症反应和细胞死亡,破坏正常神经网络结构。
- 免疫介导:机体对感染因子产生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攻击正常脑组织,形成慢性炎症状态。
- 代谢障碍:某些感染过程会影响脑部代谢途径,比如缺氧、酸碱平衡失调等,间接促进癫痫发生。
-
具体疾病关联:
- 感染性脑膜炎/脑炎:病毒性脑炎尤其常见,其发病率高达58%-70%,是继发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
- 细菌性心内膜炎:尽管较为罕见,但当细菌栓子脱落并进入大脑血管时,可诱发局灶性梗死或出血,进而发展成癫痫。
- 寄生虫病:如囊虫病,当幼虫迁移到大脑并在其中发育成囊肿时,会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损害,并激发免疫反应,导致癫痫症状出现。
病理机制
-
脑组织变化:
- 感染及其引发的炎症会促使胶质细胞活化增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一步加重局部水肿和神经元损失。
- 长期存在的微小瘢痕区域成为癫痫发作的潜在焦点,因为它们降低了局部阈值,使得更容易发生过度同步放电现象。
-
神经递质失衡:
- 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水平升高而抑制性氨基酸(如γ-氨基丁酸GABA)相对减少,改变了突触传递效率。
- 以上变化共同作用下,增强了神经元之间的耦合度,促进了异常电位传播。
临床表现
-
癫痫类型多样:
- 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以表现为局灶性发作(部分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等多种形式。
- 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取决于个体具体情况及基础疾病的性质。
-
伴随症状:
- 除典型癫痫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提示先前存在过急性感染的体征。
- 在一些慢性病例中,认知功能减退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寄生虫感染所致癫痫是一种复杂且多因素相关的疾病状态,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既往史、当前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来确定确切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