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2A81.3

关键词

索引词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缩写Lymphomatoidgranulomatosis、LG
别名淋巴瘤样肉芽肿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 LG)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理学检查阳性:组织活检显示血管中心性和血管破坏性炎症反应,伴有多形性B细胞和大量反应性T细胞。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肿瘤性B细胞表达CD20抗原,T细胞以CD4+为主。
    • EBV感染证据:通过EBV编码的小RNA (EBER) 原位杂交或PCR检测在病变组织中发现EBV DNA。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
      • 皮肤表现:无痛性红斑、结节或溃疡,多见于四肢伸侧。
      •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感觉异常、偏瘫或共济失调、癫痫发作等。
      • 全身症状:发热、体重下降、乏力等。
    • 影像学特征
      • 胸部CT:双肺多发结节、实变影或磨玻璃样改变。
      • PET-CT:评估全身病变范围及代谢活性。
      • MRI: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情况。
    • 血液学检查
      • 贫血:轻度至中度贫血。
      •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 免疫学检查
      • EBV抗体阳性:血清学检查显示EBV特异性抗体阳性。
      • T细胞亚群分析:CD4/CD8比值降低。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病理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 若无病理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症状、皮肤表现、神经系统症状或全身症状)。
      • 影像学特征(胸部CT或PET-CT异常)。
      • 血液学检查异常(贫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异常)。
      • 免疫学检查异常(EBV抗体阳性或T细胞亚群分析异常)。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胸部CT
      • 判断逻辑:双肺多发结节、实变影或磨玻璃样改变是LG的典型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
    • PET-CT
      • 判断逻辑:评估全身病变范围及代谢活性,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活跃程度和分布。
    • MRI
      • 判断逻辑: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情况,如脑神经麻痹、感觉障碍等。
  2. 血液学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
      • 判断逻辑: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提示炎症反应。
    • 血红蛋白水平
      • 判断逻辑:轻度至中度贫血,提示慢性疾病状态。
  3. 免疫学检查

    • EBV抗体检测
      • 判断逻辑:EBV特异性抗体阳性,支持病毒感染背景下的诊断。
    • T细胞亚群分析
      • 判断逻辑:CD4/CD8比值降低,提示免疫调节失衡。
  4. 病理学检查

    • 组织活检
      • 判断逻辑: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显示血管中心性和血管破坏性炎症反应,伴有多形性B细胞和大量反应性T细胞。
    • 免疫组化
      • 判断逻辑: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肿瘤性B细胞表达CD20抗原,T细胞以CD4+为主,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性质。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理学检查

    • 组织活检阳性:直接确诊LG,显示典型的血管中心性和血管破坏性炎症反应。
    • 免疫组化阳性:肿瘤性B细胞表达CD20抗原,T细胞以CD4+为主,支持诊断。
  2. 血液学检查

    •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异常: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提示炎症反应。
    • 贫血:轻度至中度贫血,提示慢性疾病状态。
  3. 免疫学检查

    • EBV抗体阳性:血清学检查显示EBV特异性抗体阳性,支持病毒感染背景下的诊断。
    • T细胞亚群分析异常:CD4/CD8比值降低,提示免疫调节失衡。
  4. 影像学检查

    • 胸部CT异常:双肺多发结节、实变影或磨玻璃样改变,提示肺部受累。
    • PET-CT异常:评估全身病变范围及代谢活性,提示病变的活跃程度和分布。
    • MRI异常: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情况,提示神经系统受累。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病理学检查(组织活检和免疫组化),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
  • 辅助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病理学结果(如组织活检和免疫组化)和影像学特征(如胸部CT和PET-CT)。

权威依据:WHO《淋巴瘤样肉芽肿病诊断指南》、美国血液学会(ASH)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