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使用所致障碍Disorders due to use of sedatives, hypnotics or anxiolytic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32
编码6C44
子码范围6C44.0 - 6C44.Z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due to use of sedatives, hypnotics or anxiolytics
同义词Disorders due to abuse of sedatives, hypnotics or anxiolytics、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滥用所致障碍
缩写镇静催眠药物障碍、抗焦虑药所致障碍
别名安眠药依赖症、安定类药物滥用、巴比妥类药物滥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镇静催眠药成瘾、抗焦虑药物依赖、镇静催眠药物滥用、镇静催眠药依赖、镇静催眠药滥用障碍、抗焦虑药物滥用障碍、镇静催眠药依赖综合症、镇静催眠药戒断综合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关联情况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物质
PL00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
PL0Z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物质,未特指的
PL01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PL01.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PL01.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PL01.1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膳食补充剂、维生素或矿物质
PL01.0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草药制剂或药方
PL01.2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不可归类在他处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通过暴露于某种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0通过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0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1通过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4通过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2通过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3通过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故意自害
PC94通过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9通过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7通过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8通过暴露于其他未特指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的故意自害
PC96通过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1通过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5通过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2通过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3通过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5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意外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4意外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27意外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B22意外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
PB31意外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B32意外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
PB24意外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B20意外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
PB23意外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
PB26意外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
PB35意外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
PB25意外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
PB29意外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B30意外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3意外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
PB21意外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
PB28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B36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3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
PH54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55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
PH51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
PH50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
PH52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
PH56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2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9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H40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阿片类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4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H41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
PH47.0暴露于混合抗癫痫药或其有害效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意图不确定的
PH47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H47.Z未确定意图:有害物质的有害效应和暴露于该物质下: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未特指的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药
PH45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6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8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H53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

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使用所致障碍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使用所致障碍是指因长期或不当使用这些药物而引起的精神和行为异常。这些药物通常用于短期治疗焦虑或失眠,也用于为医疗操作提供镇静。主要包含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和非苯二氮卓类GABA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如唑吡坦、佐匹克隆等),以及其他化合物。这类药物具有诱导依赖性的特点,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中毒、依赖、戒断症状及相关的精神行为障碍。


病因学特征

  1. 药物特性

    • 镇静、催眠及抗焦虑药物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GABA受体的活性发挥效应,从而减轻焦虑、促进睡眠。
    • 长期使用易产生耐受性,需增加剂量维持效果,最终导致生理和心理依赖。
  2. 个体因素

    • 遗传易感性、共患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社会支持薄弱等因素可能增加使用障碍风险。
    • 青少年、物质使用障碍史者发展为依赖的风险更高。
  3. 环境与情境因素

    • 长期高压环境或缺乏适应性应对策略者可能过度依赖药物缓解症状。
    • 医疗环境中未遵循规范处方原则(如超适应症长期使用)是重要诱因。

病理机制

  1. 神经适应性改变

    • 持续用药导致GABA受体亚型表达改变及下游信号通路抑制,形成适应性稳态。
    • 骤停药物打破稳态,引发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如焦虑、震颤)及GABA能抑制不足(如癫痫)。
  2. 认知与精神病理改变

    • 长期用药可损害前额叶-边缘系统功能,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下降。
    • 戒断期间可能出现一过性知觉障碍(如幻觉)或激越性谵妄,但需排除原发性精神病。

临床表现

  1. 急性中毒

    • 中枢抑制: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呼吸抑制(多见于苯二氮卓类静脉给药);低血压(尤其静脉给药时);共济失调。
  2. 慢性使用障碍

    • 精神症状:情绪不稳、动机缺乏、现实判断力受损。
    • 躯体损害:肝酶升高、性功能障碍、跌倒风险增加(老年患者)。
    • 社会功能:药物寻求行为、职业功能退化、人际关系冲突。

参考文献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精神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现有公开资料整理而成,并未涵盖所有细节,具体病例还需结合专业医生的意见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