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更新时间:2025-06-19 04:20:54
编码GA10.C
子码范围GA10.C0 - GA10.CZ

关键词

索引词Endometriosi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缩写消化系子宫内膜异位症、消化系统EM
别名消化系统子宫内膜异位、消化系统子宫内膜移位症、消化系统内膜异位症、消化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病

消化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症(GA10.C)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手术标本(腹腔镜/开腹手术获取)中观察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
      • 典型特征:含铁血黄素沉积的巨噬细胞、周期性出血证据(月经期病灶增大)。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周期性症状
      • 腹痛/消化道症状与月经周期明确同步(月经期加重,经后缓解)。
    • 影像学证据
      • 超声/MRI显示消化管壁结节或增厚灶(肠道≥5mm,胆囊壁≥4mm)。
    • 腹腔镜直视
      • 典型病灶:蓝紫色结节、血性囊肿或腹膜缺损("火焰征")。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血清标志物:CA-125 >35 U/mL(敏感性60%,特异性80%)。
    • 激素治疗反应:GnRH激动剂治疗后症状缓解≥50%。
    • 妇科体征:后穹窿触痛性结节或子宫固定(提示盆腔粘连)。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金标准"或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疑似诊断:满足2项必须条件+1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消化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症评估]
A --> B[影像学检查]
A --> C[内镜检查]
A --> D[腹腔镜探查]
B --> B1(经阴道超声)
B --> B2(盆腔MRI)
B --> B3(肠道超声)
C --> C1(结肠镜)
C --> C2(胃十二指肠镜)
D --> D1(病灶活检)
D --> D2(粘连程度评估)

判断逻辑

  1. 经阴道超声
    • 阳性标准:直肠阴道隔结节>5mm,或卵巢巧克力囊肿。
    • 解读:首选初筛工具,深部浸润型敏感性80%。
  2. 盆腔MRI
    • 阳性标准:T2加权像低信号结节伴T1高信号出血灶。
    • 解读:评估肠道浸润深度(敏感度>90%),术前必备。
  3. 结肠镜
    • 阳性标准:黏膜下蓝紫色隆起或狭窄(距肛门5-25cm)。
    • 解读:活检阳性率低(30%),主要用于排除克罗恩病。
  4. 腹腔镜探查
    • 金标准操作:需多象限活检,尤其可疑腹膜病灶。
    • 关联性: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微小病灶。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清CA-125

    • 异常值:>35 U/mL
    • 意义
      • 反映疾病活动度(重度粘连者常>100 U/mL)
      • 非特异性,需排除卵巢癌(联合HE4检测)
    • 处理:每3月复查监测治疗反应
  2. 炎症标志物

    • CRP/ESR升高
      • 提示急性炎症发作(如囊肿破裂)
      • 需与感染性肠病鉴别
  3. 便潜血试验

    • 周期性阳性
      • 月经期阳性提示肠道黏膜受累
      • 持续阳性需结肠镜排除恶性肿瘤
  4. 激素水平

    • 雌二醇异常
      • 持续过高(>200 pg/mL)可能驱动病灶生长
      • 指导GnRH激动剂剂量调整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核心路径
    • 疑似患者 → 经阴道超声+CA-125 → 阳性者行盆腔MRI → 确诊需腹腔镜活检
  2. 特殊人群
    • 不孕患者:即使无症状也需腹腔镜评估(30%伴隐匿病灶)
    • 绝经后患者:新发症状需排除恶变(内异症相关腺癌风险↑3倍)
  3. 鉴别重点
    • 肠道症状:与炎症性肠病鉴别(钙卫蛋白检测)
    • 胆囊症状:与胆石症鉴别(超声动态观察月经期变化)

参考文献

  1. ESHRE指南:Endometriosis Guideline 2022
  2. Chapron C, et al. Fertil Steril 2003
  3. Bazot M, et al. Radiology 2004
  4. Vercellini P, et al. Hum Reprod Updat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