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贫血或红细胞疾患Other specified Anaemias or other erythrocyte disorders
编码3A9Y
关键词
索引词Anaemias or other erythrocyte disorders、其他特指的贫血或红细胞疾患、其他贫血、低血容量性贫血、其他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缩写OTAHD、OTRED
别名杂类贫血、少见贫血症、罕见红细胞病、不常见贫血
其他特指的贫血或红细胞疾患(3A9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病因特异性实验室确认:
- 遗传性疾患:基因检测证实红细胞膜蛋白(如ANK1、SPTB)或代谢酶(如G6PD)的致病性突变
- 获得性疾患:
- 药物暴露史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药物性溶血)
- 高铁血红蛋白比例 > 10%(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
- 贫血基础标准:
- 成年男性 Hb < 120 g/L,非妊娠女性 Hb < 110 g/L
- 排除营养性贫血(铁/叶酸/B12正常)及常见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阴性)
- 特征性病因证据:
- 符合以下至少1项:
- 外周血涂片显示球形红细胞 > 10%(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G6PD缺乏症)
- 特定药物/毒物暴露史 + 急性溶血证据(Hb尿、LDH > 500 U/L)
- 符合以下至少1项:
支持条件(辅助依据)
- 临床表现:
- 典型三联征:紫绀(氧疗无效) + 脾肿大 + 胆石症(遗传性疾患)
- 急性溶血发作:酱油色尿 + 腰背痛(药物/氧化应激诱发)
- 实验室阈值:
- 血清结合珠蛋白 < 0.3 g/L(提示血管内溶血)
- 未结合胆红素 > 34 μmol/L(溶血间接证据)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A --> C[外周血涂片]
B --> D[病因分类]
C --> D
D --> E[遗传性疾患]
D --> F[获得性疾患]
E --> E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E --> E2[基因检测]
F --> F1[高铁血红蛋白检测]
F --> F2[药物抗体筛查]
F --> F3[骨髓活检]
判断逻辑
- 血常规 + 网织红细胞:
- 网织红细胞 > 3% → 提示溶血或失血
- MCV/MCHC异常 → 定向下一步检查(如MCV增高查叶酸/B12)
- 外周血涂片:
- 球形红细胞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海因小体 → G6PD缺乏症/氧化应激
- 病因特异性检查:
- 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 膜蛋白缺陷
- 高铁血红蛋白 > 1.5% → 需区分遗传性/获得性
- DAT阳性 + 近期用药史 → 药物性免疫溶血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高铁血红蛋白 | < 1.5% | > 10%:确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5-10%:需排查药物/中毒 |
红细胞渗透脆性 | 开始溶血:0.42-0.46% NaCl | 溶血提前(>0.5%):支持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血清结合珠蛋白 | 0.3-2.0 g/L | < 0.3 g/L:提示血管内溶血(如G6PD缺乏发作期) |
G6PD活性 | > 4.0 U/g Hb | < 2.0 U/g Hb:确诊G6PD缺乏症(男性<1.4 U/g Hb) |
未结合胆红素 | < 17 μmol/L | > 34 μmol/L + LDH升高 → 溶血间接证据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阴性 | 阳性:免疫性溶血(需排查药物/自身免疫病)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 先确认贫血(Hb低于阈值)→ 排除常见贫血(缺铁/慢性病)→ 锁定特殊病因(涂片/基因/毒物检测)
- 关键鉴别点:
- 紫绀 + 氧疗无效 =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 脾肿大 + 家族史 = 遗传性膜缺陷疾病
- 警示征象:
- 急性溶血发作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毒物
- 重度遗传性贫血(Hb < 60 g/L)需评估脾切除指征
参考文献:
-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 WHO《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3)
- ICD-11 3A9Y类目诊断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