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发炎(医学上叫急性冠周炎)是很多年轻人都遇到过的麻烦——牙龈红肿、疼得不敢嚼东西,严重时连嘴都张不开。其实它的发生、治疗和预防都有规律,咱们从原因到应对慢慢说清楚。
智齿为什么会发炎?
智齿萌出时,牙冠周围会形成一个“盲袋”(就像藏脏东西的小口袋)。如果这个口袋深超过3毫米,就算认真刷牙,也很难把里面的食物残渣和细菌清干净。时间一长,这些脏东西堆积会引发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张口困难。
发炎后该怎么治?
急性发炎时,医生会综合用几种方法处理:
- 局部清理:医生会用0.12%氯己定含漱液和1.5%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冲洗发炎的牙龈袋——前者能持续杀死细菌,后者专门清理里面的厌氧菌(喜欢无氧环境的细菌)。
- 全身用药:如果炎症扩散或疼得厉害,医生可能会开抗生素,但具体用什么药得听医生的,千万别自己随便买抗生素吃。
- 物理缓解:发炎刚开始(急性期)可以用冰袋间断敷在肿的地方(每次15-20分钟),控制肿胀;48小时后换成温毛巾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注意温毛巾温度别超过40℃,免得烫伤。
要不要拔智齿?看这几点
要不要拔智齿,得靠影像学检查(比如锥形束CT,专门看牙齿的CT)判断:
- 需要拔的情况:如果智齿把旁边的牙顶得倾斜超过45度(会顶坏邻牙)、牙根离神经管太近(小于2毫米,可能损伤神经),或者反复发炎(一年犯好几次),建议拔掉。
- 可以观察的情况:如果智齿完全埋在骨头里没感觉,或萌出空间够(牙床有位置长)、咬合正常(上下智齿能对齐),就先不用拔,定期检查就行。
在家护理要注意什么?
发炎期间做好家庭护理能加速恢复:
- 正确清洁:用软毛牙刷轻轻刷智齿旁边的牙齿,别碰到发炎的牙龈;每天用0.9%生理盐水(和医院挂瓶的盐水一样)漱口2-3次,清理口腔。
- 补充营养:适量吃点复合维生素B族,帮助口腔黏膜修复。
- 避开误区:别用含酒精的漱口液(会刺激牙龈),别自己挑破脓肿(容易感染),急性期(前48小时)别热敷(会加重肿胀)。
- 生活调整:别张太大嘴(免得扯到牙龈),别吃硬、尖锐的食物(比如坚果、薯片),保证充足睡眠(免疫力好才能更快好)。
这些情况要立刻去医院!
如果没及时治,炎症可能扩散引发严重问题(比如颌面部感染、颌骨骨髓炎)。出现以下情况赶紧就诊:
- 发烧超过38.5℃,吃退烧药也不退;
- 面部肿胀蔓延到脖子,感觉脖子发紧;
- 张口度小于2厘米(连筷子都塞不进);
- 吞咽或呼吸困难。
怎么预防智齿发炎?
不想被智齿折腾,提前做3件事:
- 定期检查:18-25岁(智齿萌出高峰期)每年拍一张口腔全景片,看智齿生长方向对不对。
- 加强清洁:每周用2次冲牙器(水压50-90psi)冲洗后牙区,把牙刷刷不到的地方冲干净。
- 减少刺激:少喝碳酸饮料(pH值低于5.5,会破坏牙釉质),避免牙齿被细菌侵蚀。
总之,智齿发炎不是小问题,早发现、规范治疗、做好护理很重要。如果反复发炎或位置不好,该拔就拔——拖着不仅遭罪,还可能连累旁边的好牙。平时注意口腔清洁,定期检查,才能让智齿“安分守己”,不添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