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老是刺痛,或者刷牙时出血比平时多很多,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牙周炎是全球一半成年人都可能遇到的口腔问题,会慢慢破坏牙周组织——一开始可能只是牙龈发炎,如果不管它,会逐渐发展成牙周组织萎缩,最后连牙齿的支撑结构都没了。
牙周炎是怎么发展的
牙周炎的进展分几个阶段:1. 细菌失衡:嘴里残留的糖会让细菌疯长,形成一层难清理的牙菌斑;2. 变成牙结石:没刷掉的牙菌斑被唾液里的矿物质钙化,就成了表面毛毛糙糙的牙结石;3. 炎症伤组织:有些牙周病菌会让身体产生太多炎症物质,反而伤害牙周组织;4. 和全身病有关:糖尿病患者糖代谢不好,会让牙周炎症更严重;怀孕时激素变化,牙龈会更敏感。
这些症状要警惕
如果有下面这些情况,建议赶紧找医生检查:刷牙出血超过半分钟,而且好几个牙都出血;牙龈边缘坑坑洼洼的;牙齿松动超过1毫米(大概一根牙签的宽度);经常塞牙还带臭味;早上起来嘴里分泌物变多,还有黄色的脓。
专业治疗分几步
医生会根据病情轻重用不同的方法:1. 基础治疗:用超声波洗牙去掉牙龈上方90%的牙结石;龈下刮治加根面平整,清理牙龈下面深层的细菌;用牙周内窥镜帮忙,医生看得更清楚,操作更准。2. 手术修复: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帮牙周组织重新长出来;骨增量手术补上已经吸收的牙槽骨;之后每3-4个月要找医生做牙周维护。
日常怎么预防
要从这几个方面建立防护习惯:1. 正确清洁口腔:用改良巴氏刷牙法配合电动牙刷,每次刷够2分钟;后牙缝隙用牙缝刷,有假牙或牙套的地方用单束刷;用舌苔刷清理舌苔,减少细菌再长。2. 调整饮食:少喝甜饮料、少吃糖(控制吃糖的频率比偶尔吃很多更重要);多吃芹菜这类含纤维的食物,利用它们的天然清洁作用;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帮口腔自洁。3. 定期监测:可以用牙周自检工具自己看看有没有炎症;用智能设备记录刷牙覆盖率,确保刷全;每年做两次牙周探诊检查。
特殊人群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能明显降低牙周炎风险;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孕前做牙周检查,因为牙周感染可能影响妊娠结局;戴牙套或假牙的人要用专用清洁工具,每3个月找医生维护一次。
要是牙龈出现异常症状,得及时启动系统干预。牙周炎不只是局部炎症,还和全身健康密切相关——比如糖尿病、怀孕都可能受影响。通过科学的防治体系,能有效维护牙周组织健康,保障口腔功能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