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久治不愈?先搞清这5个真相!

健康科普 / 防患于未然2025-11-12 15:33:43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00字
牙龈出血多由牙周疾病、营养失衡或全身性疾病引起,通过规范口腔护理、营养补充和医学检查可有效应对,出现持续溃疡或肿块需警惕口腔病变风险
牙龈出血牙周炎口腔癌血液异常维生素C缺乏刷牙方法牙结石凝血功能障碍槟榔危害口腔溃疡
牙龈出血久治不愈?先搞清这5个真相!

牙龈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牙周炎,有研究发现,大概75%的牙龈出血都和牙周组织的病变有关。牙菌斑堆积形成的“细菌膜”会不断刺激牙龈,牙结石的机械压迫还会让局部炎症更严重。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里超过70%有牙周病,可主动去看医生的还不到15%。

应对方案:选软毛牙刷(刷毛直径不超过0.15毫米),用巴氏刷牙法——把牙刷斜45度角,小幅度震颤着刷牙龈沟,每周用2次冲牙器帮忙清洁牙缝。建议每年做1-2次牙周检查,通过全景牙片看看牙槽骨有没有吸收,早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真相2:全身性疾病的重要信号

如果牙龈一直出血,可能是凝血功能出了问题——要是出血超过10分钟还止不住,得小心血小板功能异常。临床数据显示,大概30%牙龈异常出血的患者,血液系统有问题,其中一些最后确诊了血液系统疾病。如果还伴有皮肤瘀点、月经量大或者流鼻血,得赶紧查血常规。

观察要点:女性月经突然变多、男性刮胡子后伤口止血慢,或者身上莫名出现皮下出血点,都得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升,出血风险会明显升高,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真相3:营养失衡的局部表现

缺维生素C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典型表现就是牙龈又肿又出血。据调查,我国居民维生素C摄入达标的还不到40%。如果牙龈边缘像“被虫子咬过”一样出血,还伴有全身没力气、关节肿痛,得考虑是不是缺营养素了。

营养干预:每天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猕猴桃、彩椒,成人每天推荐摄入100毫克维生素C。吸烟者需额外补充35毫克——每抽一支烟会消耗25毫克维生素C。严重缺乏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C制剂,一般2周内症状会明显好转。

真相4:咀嚼习惯的潜在危害

嚼槟榔和口腔疾病关系很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槟榔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嚼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表现为嘴里有灼热感、张不开嘴。研究发现,口腔白斑癌变风险是3%-5%,红斑的癌变风险更高达50%。

预警信号:如果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或红色斑块,尤其是伴有麻木感的肿块,建议72小时内就诊。定期做口腔癌筛查(建议每年1次),早发现癌前病变能大大降低癌变风险。

真相5:药物影响不容忽视

有些药物会影响凝血功能,比如抗血小板药、抗凝药、钙通道阻滞剂之类的。研究发现,长期吃氨氯地平等降压药的人,牙龈增生的概率能达到15%-30%。正在吃药的人,刷牙前用37℃左右、0.9%浓度的温盐水含漱1分钟,能减少出血。

用药原则:调药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千万别自己停药或者改剂量。建议记好自己吃的药,定期和主治医生沟通口腔健康状况,必要时做凝血功能检测。

临床建议

如果牙龈出血持续超过2周,建议优先做牙周检查和血液检测。要是出现口腔溃疡直径超过2厘米、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者说话声音改变,得及时做口腔癌专项排查。数据显示,规范治疗能让90%以上的牙龈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