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像“三层小楼”,外层是牙釉质——这层最硬,像给牙齿穿了件“防弹衣”,但缺点是脆,容易磕碎;中间层是牙本质,有点弹性,能缓冲外力,里面还藏着神经末梢,所以碰到冷热酸甜会有感觉;最里面的牙髓是牙齿的“生命中心”,有血管和神经,管着牙齿的营养供应和疼痛感觉。正是这三层结构的不同功能,决定了牙折后该用什么方法修。牙齿被撞后伤得重不重,要看撞的方向、力度,还有牙齿本身的条件。
冠折:“露在外面的牙”折了,分层处理
冠折是牙齿暴露在口腔里的部分折了,得按折的深度选方法:
如果只是牙釉质折了,比如表面有个光滑小缺口或微小缺损,医生会用金刚砂车针把锐利边缘磨平,避免刮舌头或嘴唇;
如果折到牙本质,牙齿会变得敏感——喝冷热水、吃酸甜食物都发酸,这时候得先“脱敏”,把张开的牙本质小管封住,再用和牙齿颜色相近的光固化复合树脂补起来,又美观又实用;
如果折得快碰到牙髓了,得看牙齿是不是“年轻恒牙”(比如小孩的新长恒牙):年轻恒牙尽量保牙髓,医生会用材料盖在暴露处,促进牙齿自己长“修复性牙本质”;成年人的牙齿可能得先做根管治疗,处理好里面的牙髓,之后套个全冠保护剩下的牙体。
根折:“埋在牙龈里的牙”折了,按位置治
根折是牙齿埋在牙龈下的部分折了,按位置分成三类:
根尖1/3折断:这里血供好,恢复能力强,医生会调一下咬合(让牙齿不用力),再用弹性夹板固定4-6周,等着它自己长好;
根中1/3折断:如果断端移位,得先把断端复位,再用牙弓夹板固定,还要定期查牙髓有没有活力;
根颈1/3折断:如果折到牙龈下面,得看深度:折得≤3mm,可以做冠延长术——切一点牙龈,露出足够的牙冠,之后做桩核冠修复;折得>3mm或移位厉害,可能就得拔牙了。
冠根联合折:“里外都折了”,现在能保牙
这类损伤会连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一起断,以前常建议拔牙,现在通过多学科合作能保留:先做根管治疗消炎症,再用正畸牵引或手术露出断端,最后用纤维桩加全冠修复。但得符合条件——断口清晰、能准确复位、牙周组织健康,不然还是得拔牙。
急性牙外伤:现场处理记住这几点
遇到牙撞断或磕掉,现场要做对:
- 存碎片:把掉下来的牙体碎片捡起来,用生理盐水泡着,别干放(干燥会让组织坏死);
- 记状态:拍张患牙照片,帮医生快速了解损伤情况;
- 减肿胀:用冰袋敷肿的地方,每次不超过15分钟,别热敷(热敷会加重肿);
- 别乱做:千万别自己粘断牙、使劲擦伤口,也别用含酒精的漱口水;
- 快就诊:最好2小时内找口腔专科医生,越早处理效果越好。
医生怎么选方案?看三个维度
专业治疗得综合判断:
- 位置:通过拍片看断口和牙槽骨的关系;
- 形态:用CT精确看折裂走向(比如横折还是斜折);
- 活力:用冷热或电测试,判断牙髓是不是还“活着”。
这三个信息加起来,才能决定是保守治疗、补牙,还是拔牙种牙。
现在修复技术有哪些进步?
- 材料更“亲牙”:新型生物陶瓷材料相容性好,能把根管封得更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 桩核更安全:纤维增强复合树脂桩核,又好看又有劲儿,比金属桩更不容易让牙根折;
- 制作更精准:数字化印模不用咬石膏,直接扫描做修复体,减少临床调改次数。
但不管技术多好,都得先做对诊断——定期查口腔,比如咬合分析、隐裂纹检测,能提前发现潜在牙折风险。
牙齿的“三层结构”是修复的核心,牙折后怎么修,得看折的位置、深度和牙髓状态。遇到外伤别慌,按应急方法处理;平时定期查口腔,能预防很多牙折问题。保护牙齿的关键,从来都是早发现、早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