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突然心慌的经历,感觉心脏跳得快、跳得乱,其实这种情况约78%和心脏电活动紊乱有关。如果安静时心跳突然超过100次/分钟,或者明显心跳不齐,要注意三类常见的心律失常问题,还有两种不是心脏本身引起的诱因。
心律失常的三大常见类型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年纪越大越容易得——40岁以上的人里,每100个就有2-3个会得。发作时心房跳得特别快,能到350-600次/分钟,摸脉搏会发现脉搏比心跳慢(医学上叫“脉搏短绌”)。患者常说“心脏在胸口里乱撞”,还会没力气、喘不上气;如果没控制好,得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5倍。
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大的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年轻人里大概15%会遇到。常见诱因有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喝太多含咖啡因的饮料。发作时脖子上的血管会跟着跳,胸口不舒服,有的还会恶心、肚子胀。
室性早搏每个人表现不太一样,就算是健康人,也有60%以上会偶尔出现。如果24小时内早搏超过5000次,或者早搏是多来源、成对出现的,就得进一步检查。患者常说“心脏好像漏跳了一拍”或者“胸口被撞了一下”,有的还会头晕。
不是心脏的问题:两种常见诱因
低血糖经常被当成心脏问题——当血糖低于3.0mmol/L时,身体的自主神经会兴奋,导致心慌、出冷汗、手抖。据统计,约58%的低血糖发作一开始都被误以为是心脏的事,赶紧测血糖就能分清。
血压波动要注意血压的变化,如果收缩压(高压)波动超过30mmHg,身体的压力感受器会反应过度,导致心跳加快。做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大概23%说心慌的人其实是血压波动惹的祸。
突然心慌了,先试试这些办法
自己调节的小技巧:
- 瓦氏动作:深吸一口气,闭住气、用力鼓肚子10秒,通过增加胸腔压力刺激迷走神经,大概20%的人能缓解,但严重高血压的人不能做;
- 冷水刺激:用冰水敷脸或者含一口冰水漱口,激活三叉神经让心率慢下来,对小朋友有效率能到40%;
- 调整姿势:立刻坐直身子往前倾,别躺着,不然回心血量多了会更难受。
赶紧找医生的情况:如果心慌持续超过15分钟,或者伴随持续胸痛、意识不清、呼吸困难,赶紧打120。最新的心脏急救指南说,这种情况要当成潜在的心血管事件处理,不能耽误。
要做哪些检查?
基础检查:
- 12导联心电图:第一步要做的,85%的情况能确诊;
- 动态心电图:戴24小时,记录全天的心跳,找出阵发性的问题;
- 测血压血糖:排除低血糖、血压波动的原因。
进一步检查:
- 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看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是不是平衡;
- 心脏超声:查心脏结构有没有问题、功能好不好;
- 运动负荷试验:运动时诱发潜在的心律失常,看看有没有隐藏的问题。
怎么预防心慌发作?
- 控制咖啡因:每天别超过200mg,大概相当于一杯500ml的美式咖啡;
- 睡好觉: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用CPAP治疗后,复发率能降37%;
- 调节压力:每天15分钟正念冥想,能让复发风险降28%;
- 补钾:每天吃够4700mg钾,大概3根香蕉的量;
- 定期筛查:40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
突然心慌虽然常见,但也不能大意——先试试自己能做的调节方法,如果不管用或者伴随危险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平时注意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能有效减少心慌的发作,保护心脏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