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反复破损不愈合?警惕创伤性溃疡风险!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11-10 11:13:05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01字
创伤性溃疡是因口腔黏膜持续受损引发的慢性溃疡,通过牙齿形态调整、黏膜保护措施和规范护理可有效干预,发现长期不愈合溃疡需及时进行口腔病变排查
创伤性溃疡口腔溃疡牙齿刺激黏膜损伤牙体形态义齿适配咬合异常溃疡护理口腔健康口腔检查
口腔反复破损不愈合?警惕创伤性溃疡风险!

你以为的“好牙齿”,可能正在偷偷伤口腔?口腔内侧反复破损、总不见好,说不定不是普通口腔溃疡,而是“创伤性溃疡”——它是牙齿太尖锐、咬合不对等物理刺激“磨”出来的,和普通溃疡本质不同。

为啥会得创伤性溃疡?

  1. 牙齿“扎人”:蛀牙剩下的残根残冠、牙尖被磨得太尖,会一直摩擦旁边的黏膜,尤其是后牙咬合的位置,最容易被“磨破”。
  2. 假牙没戴对:活动假牙的卡环或边缘如果没调合适,咀嚼时会持续压迫某个部位的黏膜,长期戴假牙的人得定期检查适配性。
  3. 咬合习惯差:比如晚上磨牙,异常的咬合力会反复“碾”黏膜,有咬合问题的人更容易得这种溃疡。

怎么区分创伤性溃疡和普通溃疡?

普通溃疡一般7-10天就自愈了,创伤性溃疡却“赖着不走”。如果有这几种情况要警惕:

  • 溃疡边缘凸起来、形状不规则;
  • 疼痛从“刺痛”变成“持续烧得慌”;
  • 脖子附近的淋巴结(比如下巴、颈部)肿了;
  • 溃疡表面有奇怪的膜或痂覆盖。
    尤其是中老年人,长期不好的溃疡可能有病变风险,得赶紧查。

得了创伤性溃疡,怎么处理?

  1. 给黏膜“戴保护罩”:用含黏附成分的黏膜敷料,贴在溃疡上挡住牙齿摩擦,能帮着快点修复。
  2. 调整温度减少疼:吃饭前用凉毛巾敷敷溃疡处,降低敏感度;吃完用温凉的漱口液漱口,别用太烫的水,避免刺激。
  3. 把牙齿“磨舒服”:找医生把尖锐的牙尖磨平、补好蛀牙,调整咬合关系——多数人做完这个,症状会明显改善。

这些人要特别注意!

  • 戴牙套的人:矫治器容易扎黏膜,要定期找医生调适配;用专用保护蜡裹住扎人的部位;配合弹性辅助工具(比如软毛牙刷)。
  • 有代谢病的人(比如糖尿病):黏膜修复能力弱,溃疡愈合慢,得先管好基础病(比如控制血糖),再认真刷牙、用漱口水维护口腔卫生。

怎么预防创伤性溃疡?

  1. 定期查口腔:每年至少做1次口腔检查,早发现牙尖太尖、假牙不合适的问题。
  2. 及时处理坏牙:残根残冠别拖着,赶紧找医生治或拔。
  3. 磨牙的人戴护具:晚上戴咬合垫,减少磨牙对黏膜的损伤。
  4. 选软一点的清洁工具:牙刷用软毛的,别用硬毛戳伤黏膜;牙线选光滑的,避免勾到黏膜。
  5. 溃疡总不好赶紧看医生:超过2周没好的溃疡,一定要去专业机构检查,排除病变风险。

创伤性溃疡是“物理刺激”惹的祸,得从“源头”解决——要么调牙齿,要么护黏膜。如果溃疡反复、总不好,别自己扛,赶紧找口腔医生评估,通过规范治疗才能保住口腔健康。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