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足背一直刺痛,特别是走路时跟着步子一阵阵灼痛,连穿鞋都觉得硌得慌,那可能是肌腱出问题了。就像长期摩擦的绳子会起毛一样,肌腱反复受不正常的力刺激,局部会发炎,这大多和过度用脚有关。
发病机制:肌腱“磨损”发炎了
腱鞘是包在肌腱外面的滑膜管,主要作用是分泌润滑液,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如果肌腱活动太频繁(比如久坐后突然猛运动),或者脚的用力方式不对(比如足弓塌陷的人,肌腱承受的剪切力比正常人高很多),腱鞘里的滑膜组织会因为微小创伤流出炎性液体,引发疼痛。
分阶段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先做物理治疗 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用能控制温度的热敷工具就行,温度保持在40℃左右(上下浮动2℃),每次敷15分钟,每天2次。要是配合超声波治疗,能帮药物更好渗透,但得让专业人员指导调整强度,别自己乱试。治疗时盯着皮肤,要是变得很红,马上停。
第二阶段:药物或注射治疗 中重度疼痛可以找医生开非甾体抗炎药,严格按医生说的用,别自己加量或延长时间。要是疼得老不好,医生可能会在影像引导下做局部注射治疗,打完针后得好好休息2-3天(48-72小时),别乱活动避免药物扩散。治疗方案要个性化,别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打针。
第三阶段:居家康复要做好
- 冷敷按摩:把弹性球冻一下,放在足底来回滚动,每次10分钟;
- 肌力训练:用脚趾抓毛巾,锻炼脚内在肌的力量;
- 鞋具调整:在鞋舌那里垫点缓冲的东西,减少局部压迫。
康复训练有新方法
最近研究发现,慢慢增加的离心收缩训练能帮肌腱修复。具体方法是:每天用脚趾慢慢勾起身下的毛巾,勾到5cm高,保持5秒再慢慢松开,每组15次,每天3组。练习时要保证疼痛在能忍受的范围内,别勉强。
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得及时找医生:
- 疼痛越来越厉害,甚至晚上痛得醒过来;
- 局部肿得明显,皮肤发亮;
- 走路时感觉肌腱在滑动;
- 按规范保守治疗2周,一点好转都没有。
早期规范治疗很重要,临床数据显示,早期好好治疗的患者里,大概90%能在4-6周内明显好转。所以刚出现症状时,就该建立科学干预方案,通过合理控制运动量来保护肌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