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是口腔里的尖牙,主要负责撕咬食物。如果咬东西时觉得酸痛,可能是牙本身或周围组织出了问题,得结合具体表现一步步查原因。
根尖周炎的表现与处理
根尖周是牙齿和牙槽骨连接的地方,炎症大多是牙髓感染扩散过来的。急性期主要是咬东西更疼,敲一下牙会难受,牙龈还可能肿起来。拍牙片能看到根尖周围有黑影,说明骨头被破坏了。如果一直隐隐作痛或者牙龈肿,最好48-72小时内去看牙,评估要不要做根管治疗。
牙本质过敏的原因与应对
牙本质过敏主要是牙本质小管暴露了——比如牙釉质磨坏了、牙龈萎缩都会导致。典型表现是碰到冷热酸甜会突然疼一下,刺激去掉马上就不疼了。平时可以用脱敏牙膏,用改良巴氏刷牙法(把牙刷毛斜着贴牙龈,小幅度震颤);要是不管用,可能需要激光脱敏或者用树脂把小管封上。
龋齿与牙髓炎的发展过程
龋齿变深快碰到牙髓时,塞食物会让牙髓充血。到了牙髓炎阶段,会自己疼起来,晚上更厉害,碰到冷热更疼,还会带着半边脸疼。医生会用温度测试、电活力检查和拍牙片确诊,治疗要看牙髓状态:要么做间接盖髓保护牙髓,要么做根管治疗。拖着不治可能会发展成根尖周炎。
分级应对策略
- 基础护理阶段
别用疼的那边咬硬东西,吃的东西温度别太烫或太冰;用软毛牙刷,搭配含氟牙膏帮牙釉质变结实;可以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口腔里的细菌。 - 专业诊疗时机
如果疼超过24小时没好、牙龈肿得像有波动感的包,或是碰到冷热疼的时间变长了,得赶紧去看医生。
现代诊断技术
现在牙科有这些精准检查手段:温度测试(看牙髓对冷热的反应)、电活力检测(测牙髓神经有没有活力)、锥形束CT(三维重建,精准定位根尖问题)、咬合分析(用压力膜找咬合力太大的地方)。
长期防护建议
最好建个口腔健康档案,每6-12个月做次专业检查。日常护理记住“3×3×3”:每天三餐后刷牙,每次刷3分钟,每3个月换一把牙刷。还要定期检查咬合力,要是有假牙或补牙的地方,及时调整避免咬坏牙齿。
牙齿的异常可能和全身健康有关——比如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会发展更快。有慢性病的人要多注意口腔情况,看牙前告诉医生自己的病史和吃的药。要记住,疼是身体在报警,早处理能让治疗更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