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别硬扛,科学处理有讲究

健康科普 / 应急与处理2025-09-12 09:22:37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52字
详解踝关节扭伤后的黄金处理流程,涵盖急性期管理、康复训练要点及常见误区,结合运动医学最新研究提供实用解决方案,帮助缩短恢复周期并预防后遗症。
踝关节扭伤韧带损伤康复训练急性处理肿胀控制护具选择运动防护本体感觉训练物理治疗RICE疗法
踝关节扭伤别硬扛,科学处理有讲究

踝关节扭伤是运动中特别常见的损伤,据临床数据,它占所有运动损伤的20%左右。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留下慢性疼痛或者脚踝老不稳的问题,所以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对恢复特别重要。

损伤分级与评估要点

常用的踝关节扭伤分级有三级:一级是韧带稍微抻了一下,有点肿,但还能稍微踩地;二级是韧带裂了一部分,肿得明显,脚踝动不了多少;三级是韧带完全断了,不仅疼得厉害,还会觉得脚踝晃悠不稳。要是二级以上的损伤,建议伤后72小时内做个超声或者MRI,看看软组织伤得怎么样。

急性期管理新方案

现在运动医学推荐用PEACE&LOVE这两套原则处理:急性期先按PEACE来——

  • 保护:赶紧停下运动,用专门的护具把脚踝固定住,别再扭着;
  • 抬高:把受伤的脚抬到比心脏高的位置,大概15厘米,能减轻肿;
  • 避免:48小时内千万别热敷、别按摩,也别让脚使劲踩地;
  • 加压:用弹性绷带缠一下脚踝,稍微压一压,别太松也别太紧;
  • 教育:及时找骨科或康复科医生看看,让他们帮你制定康复方案。

等过了急性期,就换成LOVE方案——

  • 渐进负重:在不疼的范围内慢慢让脚踝受力,比如先踩一点点,再逐渐增加;
  • 积极心态:保持心情好,别太焦虑,这对神经和肌肉的协调有帮助;
  • 改善循环:做慢走、骑动感单车这类低强度运动,能让脚踝的血流通起来;
  • 循序渐进训练:先练脚踝的活动范围,再慢慢练力量,一步一步来。

药物与物理治疗注意

伤后早期可以用外用的抗炎镇痛药,能缓解疼痛,还比吃口服药的副作用小。要是做冰敷之类的物理治疗,记得和用药间隔至少2小时,不然温度变来变去会影响药效。

康复训练关键阶段

伤后3到7天是恢复脚踝“本体感觉”的关键期——就是脚踝自己知道在哪、怎么动的能力,这时候练下面几个动作效果最好:

  1. 踝泵运动:每天分3组做,脚尖往上勾再往下踩,反复动,主要练脚踝的灵活度;
  2. 弹力带抗阻:用弹力带套在脚上,往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拉,练脚踝的力量;
  3. 平衡训练:站在平衡垫或者软一点的东西上,单脚站或者双脚站,强化本体感觉;
  4. 渐进运动:先慢慢走直线,再试着变方向、转弯,逐渐恢复日常活动的能力。

认知误区解析

很多人对踝扭伤有误会,得澄清一下——

  1. “伤筋动骨100天”早过时了!现在只要用护具保护好,早期就能适当活动,恢复得更快;
  2. 热敷别着急用!得等48到72小时之后,急性期过了再敷,不然会越肿越厉害;
  3. 别随便找熟人推拿!没经过专业评估的手法,可能把本来没断的韧带揉断了,加重损伤;
  4. 护具不是越贵越好,要选能调节松紧的专业款,能根据肿的情况调整,固定得更稳。

预防复发策略

不想再扭脚?记住这几点——

  1. 运动前一定要热身!做5分钟动态动作,比如高抬腿、踮脚尖、绕脚踝,把小腿肌肉激活,别直接开始剧烈运动;
  2. 鞋子要选对!穿足弓支撑好的运动鞋,鞋跟和前脚掌的高度差别超过8毫米,能稳定脚踝;
  3. 平时练平衡!每周至少3次单脚站,每次站30秒以上,能增强脚踝的稳定性,减少复发。

据临床数据,只要规范康复,85%的人能在6周内恢复基本活动,比如走路、上下楼。但如果一直疼、反复扭脚,或者感觉脚踝老晃悠站不稳,得赶紧去医院,可能是距骨软骨受伤了,需要做关节镜检查。总的来说,踝扭伤不是小伤,科学处理+个性化康复,才能真正恢复脚踝功能,避免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