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根部酸痛是现在很多人的常见问题,不管是天天打字、刷手机,还是干家务、拎重物,都可能碰到。其实这和拇指的关节结构、日常用手习惯分不开,今天就跟大家聊清楚这种酸痛的原因、怎么缓解,还有平时该怎么预防。
为什么拇指根部容易酸?先看关节结构
拇指根部的掌指关节,是靠多组韧带和肌腱“固定”住的——这种特殊结构让它灵活,但也特别容易因为反复用手受伤。比如经常抓握东西、过度屈伸拇指,时间长了会磨到关节软骨,引发炎症;美国骨科医师学会的研究也证实,长时间重复动作会让腱鞘变厚,压迫神经,这就是酸痛的主要来源。
酸痛发展的三个阶段,早干预早好
1. 急性炎症期
刚开始的时候,关节里的滑膜会发红、肿起来,摸上去有点热,还有点胀。这时候赶紧歇着,别再用拇指发力,能很快把炎症压下去,要是不管,炎症会“拖成慢性”。
2. 慢性增生期
如果反复受伤没好透,滑膜会变得又硬又厚,关节动的时候会有“咯吱咯吱”的摩擦声,甚至弹响。这时候检查会发现,关节里的胶原纤维排列乱了,修复起来更麻烦。
3. 功能障碍期
一直疼会让周围肌肉“本能缩起来”,最后关节能弯能伸的范围越来越小——比如以前拇指能碰到小指根,现在只能碰到中指;严重的拍片子还会看到关节间隙变窄,开始老化。
科学缓解酸痛:分阶段来
阶梯式康复,从“歇着”到“锻炼”
- 基础阶段(刚疼的时候):用RICE原则控制炎症——休息(别再用受伤的拇指发力)、冰敷(用毛巾裹着冰袋,每次15分钟以内)、加压(用弹力带轻轻绑一下受伤的地方)、抬高(把手抬到比心脏高的位置,比如搭在桌子上)。
- 进阶阶段(疼得轻了):做“拇指画圈”——慢慢用拇指画小圆圈,动作轻一点,帮关节“补充营养”(关节软骨靠活动“吸收”营养)。
- 强化阶段(不怎么疼了):用弹力带练肌肉——把弹力带套在拇指上,轻轻往相反方向拉(比如拇指往外掰,弹力带往回拉),锻炼周围肌肉,注意力度,第二天不酸不累就行。
物理治疗要找专业人
超声波治疗能促进血液循环,但得让医生或康复师做;慢性期可以用热疗,比如蜡疗、中药熏蒸,温度控制在40-45度,别烫着皮肤。
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下面任何一种,别硬扛,马上找医生:
- 不活动的时候也一直疼,没法吃饭、写字、拿杯子;
- 关节能弯的范围比以前小了三分之一以上(比如以前能弯90度,现在只能弯60度);
- 手指发麻、没知觉,比如碰水的时候没感觉;
- 用了休息、冰敷这些方法4-6周,还是疼;
- 拍片子发现关节结构有问题(比如韧带断了、关节间隙变窄)。
平时怎么预防?做好3点
1. 工作姿势要“省劲”
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垂直鼠标、分体键盘,打字时手腕别“吊着”;每坐45分钟,起来活动5分钟——比如搓搓手、转转手腕,放松肌肉。
2. 常做“手部保健操”
- 拇指外展牵拉:把拇指往外侧掰,保持15秒,放松,重复5次;
- 掌指关节训练:用橡皮筋套在手指上,慢慢弯手指再伸直,练5组;
- 拇指对指:用拇指依次碰其他四个指尖(比如拇指碰食指尖、中指尖……),形成小拱门,做10次。
3. 吃对食物,帮关节“修复”
每天吃够蛋白质(按每公斤体重1.2克算,比如60公斤的人每天吃72克——相当于1两瘦肉+1个鸡蛋+1杯牛奶);多吃含胶原蛋白的食物(比如猪蹄、银耳、鱼皮);每天补够100毫克维生素C(一个橙子或者半根彩椒就够),帮着合成胶原蛋白,保护关节软骨。
其实关节健康是“长期战”——平时用手别“狠造”(比如别用拇指掰瓶盖、别长时间握手机),做好防护,再加上科学锻炼,才能真正远离拇指酸痛的麻烦。最近研究也说了,根据个人情况定制的训练计划,能让康复速度快25%-30%,所以建议大家定期检查手部关节功能,记下来自己的情况,早注意早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