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反复查什么?三步确诊防并发症!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10-18 15:33:56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04字
通过血常规、咽拭子培养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三大核心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精准诊断化脓性链球菌咽炎,强调实验室数据与医生综合判断缺一不可,为抗生素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化脓性链球菌咽炎血常规咽拭子培养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细菌感染抗生素敏感试验青霉素头孢菌素阿奇霉素感染标志物病原学诊断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
咽痛反复查什么?三步确诊防并发症!

当有人因为剧烈咽痛去医院时,血常规能帮医生判断身体的免疫反应状态。如果是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白细胞总数通常会升到12-20×10⁹/L(正常范围4-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超过80%(正常50%-70%)。此外,约75%的链球菌感染者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这是急性细菌感染的典型信号。不过要注意,血常规属于非特异性检查,不能单独确诊,必须结合其他结果综合判断。

咽拭子培养:锁定病原体的“金标准”

咽拭子培养是用棉签采集咽喉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化脓性链球菌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5%。如果培养出β溶血性菌落,再结合PCR等快速分子检测技术,4-6小时就能获得初步结果。这项检查不仅能明确致病菌种类,还能做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帮医生选择更合适的药物。但要注意,标本采集质量会影响结果——比如棉签没擦到咽喉深部,可能导致“假阴性”。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追溯感染的“生物时钟”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试验是检测身体对既往链球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感染后7-14天,ASO滴度会开始上升,3-5周达到峰值,之后能维持数月。目前临床一般认为:成年人ASO>200 IU/mL、儿童>400 IU/mL就算阳性,但有约10%的感染者可能出现“血清学阴性”。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指标对急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有限,更适合用来追溯之前的感染是否引发了并发症(比如风湿热、肾炎)。

检查结果的综合解读原则

这三项检查必须结合临床表现一起分析:血常规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咽拭子提供“有没有致病菌”的直接证据,ASO帮助判断感染发生的时间。如果检查结果和症状不符,要考虑几种可能:比如感染早期,ASO还没升高;或者有混合感染(比如同时有病毒和细菌感染);也可能是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比如咽拭子没查到菌,可能是采样没做好或之前用了抗生素。

抗生素选择的循证依据

根据202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针对化脓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类抗生素仍是首选——这类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不到1%。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以选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如阿奇霉素)。需要强调的是,抗生素选择必须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患者过敏史和药物安全性,不能盲目用广谱抗生素——否则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其他问题。

常见认知误区解析

  1. 症状误判:把细菌感染的咽痛当成普通病毒性咽炎,以为“扛一扛就好”,结果耽误治疗;
  2. 过度检查:主动要求做降钙素原、IL-6等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其实这些对链球菌感染诊断意义不大;
  3. 自我药疗:自己吃清热解毒中成药,看似缓解咽痛,实则掩盖病情,导致感染加重;
  4. 治疗焦虑:因为担心抗生素副作用拒绝规范治疗,反而增加并发症风险。

未经治疗的链球菌感染可能引发急性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等严重并发症。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咽痛加重、吞咽困难等症状超过24小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做规范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