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反复发作?分阶段治疗降低复发率

识别与诊断识别与诊断 / 责任编辑:家医大健康2025-09-15 09:32:42 - 阅读时长4分钟 - 1970字
网球肘的病理机制与临床特征,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阶梯化防治方案,涵盖急性期管理、康复训练及职业防护策略,帮助读者建立科学认知并掌握实用干预手段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前臂疼痛劳损性疾病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运动康复职业防护肌肉拉伸姿势矫正
网球肘反复发作?分阶段治疗降低复发率

网球肘(医学上叫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肌总腱的慢性劳损,多由重复做需要手腕发力的动作引起。它在长期从事文书、装配、餐饮服务等工作的人群中高发,患病率可达38.7%,35-55岁的人最易患病,可能与这个年龄段职业活动频繁、身体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有关。接下来我们从症状表现、分阶段治疗、日常预防和就诊注意事项等方面,帮大家理清应对网球肘的思路。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网球肘的典型症状是肘关节外侧逐渐出现疼痛,还可能放射到前臂背面。有几个明显特征能辅助判断:一是手腕向后仰并抵抗阻力时(比如有人掰你的手腕,你用力往后顶),疼痛会明显加重(医学上称为Mill征阳性);二是肘关节外侧那个突出的骨头(肱骨外上髁)有局限性压痛点,按的时候疼得更明显;三是握力下降,比如握杯子、提重物时会觉得没劲儿。这种疼痛通常在做抓握、旋转手臂(比如拧毛巾)等动作时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疼得范围变大”的情况——疼的区域超过了单一神经支配的范围(神经敏化)。医生诊断时会结合你的病史(比如有没有长期重复手腕动作)、体格检查,再配合影像学检查(比如X光、超声),排除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有类似症状的疾病。

分阶段治疗方案

网球肘的治疗要分阶段来,不同时期重点不一样:

急性期(0-72小时)

刚发作的前3天,核心是减轻炎症和疼痛:1. 调整活动——避免反复屈伸手腕、旋转前臂的动作(比如少打字、少拧东西);2. 冰敷缓解——用冰袋或冰毛巾敷疼的地方,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注意用毛巾裹着冰袋,别直接冻到皮肤;3. 局部用药——可以涂消炎止痛的药膏,必要时遵医嘱口服消炎止痛药(不要自己乱买乱吃)。

亚急性期(第4-21天)

发作后4天到3周,重点是促进修复和恢复功能:1. 渐进式康复运动——用弹力带做手腕的抗阻练习(比如手腕向后仰时,用弹力带拉着对抗),动作要慢,在能忍受的疼痛范围内做,重点练“离心收缩”(比如慢慢放下手腕的动作);2. 物理治疗——做超声波治疗(每次3-5分钟)配合热疗(比如热敷、烤电),帮助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3. 佩戴护肘——用定制的护肘,压力点要放在肘关节外侧突出骨头往下2厘米的位置,能减轻肌腱的拉力,缓解疼痛。

慢性期(超过6周)

如果疼了超过6周还没好,就要针对性调整动作模式和强化肌肉:1. 矫正性训练——重点练肩膀周围的稳定肌肉(比如肩胛骨附近的肌肉)和核心肌群,改善整体动作模式(比如抬手时肩膀别耸太高,搬东西时用整个手臂发力而不是手腕);2. 手法治疗——找康复治疗师做肌筋膜松解(放松紧张的肌肉筋膜)和关节松动术(松动僵硬的肘关节),缓解肌肉紧张;3. 注射治疗——如果疼痛严重,医生可能会在超声引导下打皮质类固醇针(一年最多打3次),快速减轻炎症,但不能频繁打,以免损伤肌腱。

二级预防策略

预防网球肘复发,关键是减少手腕和前臂的劳损,从工作和运动两方面调整:

职业防护

  1. 改造工作环境——把操作台调到手肘屈曲90度时,前臂能自然平放的高度(比如打字时,手腕不用往上抬或往下压);2. 改良工具——用直径3-5厘米、带防滑把手的工具(比如改握粗柄的笔、防滑的锅铲),减少握工具时的肌肉用力;3. 工间放松——每工作45分钟,花5分钟做手腕松动操:手腕慢慢屈伸、左右偏(往大拇指或小拇指方向弯)、前臂旋转(像拧毛巾一样),每个动作做5-10次,放松肌肉。

运动防护

  1. 运动前热身——打网球、羽毛球或做力量训练前,做5分钟动态拉伸:比如手臂绕圈、手腕正反方向旋转、手指张开再握紧,重点激活前臂的肌肉;2. 调整技术动作——打网球的人可以试试双手反拍击球,减少单侧手臂的负担;3. 强化握力——每周练3次握力,用可调节阻力的握力器,每次做3组,每组15下,慢慢增加阻力,增强前臂肌肉力量(肌肉有力了,就不容易劳损)。

就诊指征与预后评估

出现以下情况,说明需要及时去医院:1. 疼痛持续超过2周没缓解;2. 晚上疼得睡不着觉;3. 握力比平时下降40%以上(比如以前能握碎核桃,现在握杯子都费劲);4. 疼痛伴随手指麻木、刺痛(可能压迫神经了)。

大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3-6个月内症状会明显缓解(约85%的人能好)。但复发风险和职业负荷有关——如果一直做需要重复手腕动作的工作,复发率能到32%。建议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定期做前臂功能评估,早发现早调整。

网球肘是典型的“劳损病”,核心是“重复动作伤了肌腱”。应对的关键是“早干预、分阶段治疗、日常预防”——急性期休息冰敷,亚急性期康复运动,慢性期纠正动作;平时不管工作还是运动,都要注意调整姿势、改良工具、强化肌肉,减少手腕的负担。如果疼得厉害或影响生活,别硬扛,及时去医院找康复科或骨科医生,规范治疗才能避免变成慢性毛病,让手臂恢复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