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期间,不少人会发现血压突然变得“不稳定”,这其实和感冒对身体的影响密切相关。当病毒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启动防御时,会释放炎症因子,让血管收缩,进而导致血压波动;如果发烧,体温每升高1℃,心率会加快10-15次/分钟,心率加快又会使收缩压升高10-20mmHg。另外,鼻塞会激活交感神经,引发身体的“紧张反应”,血管瞬间收缩,就像水管被捏紧,水压自然升高。
流鼻血可能是血压的“信号”
鼻腔黏膜的血管网对血压变化非常敏感。当血压超过180/120mmHg时,毛细血管的承受能力会明显下降,容易破裂出血。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出现鼻出血时,多数伴随血压急性升高,这一比例远高于普通人群。
止鼻血要掌握正确方法:身体前倾45度,用拇指按压出血侧鼻翼5-10分钟。止血后要立即测量血压,若数值超过160/100mmHg,建议及时就医复查。
血压异常的应对方法
如果血压突然“超标”,可以先采取基础措施:静坐下来深呼吸,按医嘱使用备用降压药物,发烧时可辅助物理降温。需要注意的是,单次血压升高不要自行调整药量,任何药物变化都要遵循医生指导。此外,建议准备两个不同原理的血压计交叉验证,两者读数差异不应超过5mmHg,确保结果准确。
居家监测的正确方式
- 测量时段:晨起排尿后、早餐前测基础血压,晚餐后2小时测夜间血压;
- 姿势要领:先端坐10分钟再测量,手臂需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线;
- 记录规范:同步记下当日的饮食、运动、服药等情况。
特别提醒:感冒期间若血压波动剧烈,或伴随视物模糊、胸闷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研究显示,血压剧烈波动时,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平时做好这些,预防血压波动
- 感冒高发季适量补充维生素C;
- 保持鼻腔湿润,可用生理盐水喷鼻;
- 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
- 规律进行适度锻炼;
- 学会科学的呼吸调节法。
临床研究证实,坚持这些非药物干预6个月,收缩压能得到显著改善。
血压管理不是“临时处理”,而是需要持续监测和综合调理的系统性方案。感冒期间更要关注血压变化,平时做好预防,才能减少波动风险,保护心脑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