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它出现病变时,可能会通过皮肤表现出一些特定的信号。临床数据发现,不少慢性肝病患者在确诊前,皮肤会先出现一些特征性变化。了解这些皮肤信号,能帮我们早期警惕肝病风险,但要注意,这些表现不是肝病独有的,不能直接用来确诊。
一、黄疸:胆红素代谢异常的直观表现
当血液里的总胆红素水平超过2-2.5mg/dL时,就会出现眼睛白眼珠发黄、皮肤变黄的情况。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没法正常处理胆红素,常见于急性肝炎、胆道阻塞及肝硬化等疾病。有些患者还会觉得皮肤痒,但要提醒的是,溶血性疾病等肝脏以外的问题也会引发黄疸。
二、肝病面容:色素代谢紊乱的面部信号
大约70%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会出现面部色素沉着,比如脸看起来暗暗的,眼周发黑更明显。这和肝功能下降,没法正常代谢黑色素有关,不过要和内分泌疾病、慢性肾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脸色变化区分开。
三、腹壁静脉曲张:门脉高压的特征性体征
肝硬化会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进而让腹壁的静脉被迫扩张,形成以肚脐为中心、像放射状的静脉网,临床上叫“海蛇头”。这个表现的针对性比较强,但还是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认门静脉压力的情况。
四、蜘蛛痣:雌激素灭活障碍的皮肤表现
蜘蛛痣是因为肝功能不好,没法正常代谢雌激素,导致皮肤小动脉分支扩张引起的。典型的样子是中间一个红点点,周围有像蜘蛛腿一样的毛细血管扩张,按一下中心点,红点点会暂时消失。大约40%的健康人也可能长类似的痣,所以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一起看。
五、肝掌:血管活性物质失衡的掌部特征
肝掌是指手掌的大小鱼际(就是手掌靠近拇指和小指的部位)、指尖出现红斑样的变化,和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关。这种情况在慢性肝病患者里比较常见,但不是肝病独有的,要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的可能。
临床应对建议
如果发现上面这些皮肤变化,建议及时去做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要注意的是,大约15%的健康人也可能有类似表现,单独靠皮肤变化诊断,很可能出错。临床实践证明,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肝病筛查的准确性。
还要强调的是,皮肤表现只能作为评估肝病的辅助参考。不管有什么疑似肝病的症状,都要找专业医生评估确诊,自己瞎判断可能耽误治疗。定期体检、做好健康监测,对早期发现肝病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