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耳鸣持续超过30分钟还没缓解,可得重视——这可能是听觉系统发出的“异常信号”。很多人觉得耳鸣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结果耽误治疗,反而加重听力损伤。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别拖着,赶紧去做专业检查。
外耳道问题:耳屎堵了也会引发耳鸣
最常见的外耳问题是“耵聍栓塞”(也就是耳屎堆积堵满耳道),它会挡住声音传导的通路,导致耳朵里出现持续的嗡嗡声或闷响。要注意的是,乱掏耳朵反而危险——可能戳破鼓膜,加重问题。医生通常会用软化耳屎的滴剂帮忙,比直接冲耳朵更安全。
内耳或神经出问题:得排查突发耳聋
如果排除了外耳的问题,持续耳鸣就得重点查内耳和听神经。比如突发耳聋的人里,8成多会伴随高频耳鸣(像蝉鸣、电流声),还会突然单侧耳朵听不清。要是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及时治疗,7成多的人听力能恢复。一般要做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这些基础检查,必要时还得做头颈磁共振。
遇到耳鸣该怎么做?按这几步来
应对突发耳鸣得讲究方法:
- 先稳环境和血压:赶紧离开噪音大的地方(比如KTV、工地);同时稳住血压——血压忽高忽低会让耳鸣更厉害。
 - 做基础检查:先让医生用耳内镜看看耳道,再做纯音听力测试,必要时加做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
 - 听医生开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营养神经或扩张血管的药,别自己乱买。
 - 康复辅助:如果是噪音引起的耳鸣,可以试试声音掩蔽疗法(比如听柔和的白噪音);要是因为耳鸣焦虑,配合认知行为治疗能缓解情绪——焦虑反而会加重耳鸣。
 
这些人要特别注意耳鸣
- 糖尿病患者:如果耳鸣跟着体位变(比如转头、起床时突然出现),可能和耳石症有关,得及时查。
 - 高血压患者:突然耳鸣时,最好同时查下眼底动脉——高血压会影响全身血管,耳朵和眼睛的血管都可能受影响。
 - 60岁以上人群:持续耳鸣要想想是不是耳蜗供血不够,建议做个颈动脉超声,看看颈部血管有没有堵。
 
日常怎么护听力?这几点要做好
想预防耳鸣和听力损伤,得养成好习惯:
- 用降噪耳机时,音量别超过最大的60%;
 - 每年做1次专业耳道清洁,别自己用棉签乱掏;
 - 长期在噪音环境工作(比如工厂、酒吧),每半年查一次听力;
 - 少喝太多咖啡、浓茶——过量咖啡因可能加重耳鸣;
 - 睡觉把枕头垫高15度左右,帮内耳多供血。
 
总的来说,持续超过30分钟的耳鸣不是“小毛病”,是身体在提醒你“听觉系统出问题了”。特别是突发耳聋,72小时内是治疗关键期,错过可能影响恢复。40岁以上的人,建议把耳科检查加入常规体检,早筛查才能早处理。只要规范治疗,约7成突发耳鸣的人能得到有效改善——别等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