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流脓涕不咳嗽?警惕鼻窦炎来袭!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0-13 12:05:10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62字
通过解析鼻窦炎的病理机制与典型症状,系统阐述家庭护理方法与防治策略,帮助公众识别疾病早期信号,降低慢性化风险,维护鼻腔健康功能。
鼻窦炎鼻塞脓性鼻涕头痛嗅觉障碍鼻腔冲洗过敏体质鼻腔结构黏液清除减充血剂
鼻塞流脓涕不咳嗽?警惕鼻窦炎来袭!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鼻窦是鼻子周围颅骨里的小空腔,和鼻腔相通。不管是突然发作的急性鼻窦炎,还是拖久了的慢性鼻窦炎,都会带来鼻塞、头痛、流脓涕这些麻烦。了解它的原因、表现和正确应对方法,能帮我们更好管理这个常见问题。

为啥会得鼻窦炎?

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冒(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占急性鼻窦炎的70%-80%。还有些“帮凶”:比如过敏性鼻炎老发作、鼻息肉堵了鼻窦口、鼻中隔长得有点歪,这些都会破坏鼻子里黏液和纤毛的清洁功能——本来纤毛像小刷子一样扫走脏东西,一旦功能坏了,细菌或病毒就容易在鼻窦里“扎根”。另外,空气污染、粉尘刺激会加重黏膜肿,越肿越堵,越堵越发炎,形成恶性循环。

鼻窦炎有啥不一样的表现?

和普通感冒区分开,看这几点:

  • 鼻塞超10天:持续鼻塞超过10天没好转,是关键信号;
  • 脓鼻涕+疼痛:流黄绿色脓鼻涕,伴随前额或脸颊疼,早上起来更明显;
  • 嗅觉或牙齿问题:约30%的人会闻东西不香(嗅觉减退),有的还会觉得上排牙隐隐作痛;
  • 头痛特点:是持续的闷痛,按额头或脸颊对应的鼻窦位置会更疼,不像感冒的头痛一阵一阵;
  • 慢性表现:老觉得喉咙里有痰(后鼻滴漏)、睡不好觉。

在家怎么正确护理?

做好3点能缓解不适:

  1. 正确洗鼻子:用2%高渗盐水或生理盐水,用“重力灌洗法”——身体前倾30度,把冲洗液从一个鼻孔进去、另一个鼻孔出来,每天2次,连洗14天。压力别太大(像轻轻挤牙膏),避免伤到耳朵。
  2. 热敷减痛排痰:用40℃左右的湿毛巾或热敷袋敷前额、脸颊,每次15分钟,每天3次。热乎劲能扩张血管,帮黏液排出来,还能减轻疼痛。
  3. 调对家里湿度:湿度保持40%-60%最合适。用加湿器的话,每天要洗水箱——太干(<30%)会让黏液变稠,太湿(>70%)会招尘螨。

这些误区别踩!

很多人用错方法,反而加重:

  • 别长期用“通鼻药”:喷了立刻通鼻子的血管收缩剂,用超过3天会变成“药物性鼻炎”,越用越堵;
  • 别用尖锐东西抠鼻子:指甲、棉签头容易划破黏膜,本来有炎症,一破更易感染;
  • 急性期前3天别用抗组胺药:像治过敏的药,可能让黏液更稠,排不出来;
  • 别自己吃抗生素:85%的急性鼻窦炎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没用,还会让细菌耐药。

啥时候得赶紧去医院?

有这些情况别扛,立刻找耳鼻喉科医生:

  • 症状超过12天没好转(鼻塞、脓鼻涕一直在);
  • 单侧头痛越来越厉害,或疼得睡不着;
  • 看东西重影、模糊,或眼睛周围肿;
  • 持续高烧超过39℃,或精神不好、没力气(尤其是小孩);
  • 一年犯4次以上(反复发作)。

医生会用鼻内镜看鼻子里有没有脓鼻涕,或做CT查鼻窦堵得怎么样。反复发作的话,可能会查过敏原或做更详细的CT。

怎么预防复发?

做好这几点,减少发作:

  • 过敏季节早准备:有过敏性鼻炎的人,在过敏季(如花粉季)前4周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坚持8-12周;
  • 练“鼻子呼吸法”:用拇指压一侧鼻翼,慢慢吸气到最大、再慢慢呼出,两边交替,每天10分钟,锻炼鼻黏膜功能;
  • 冷水洗脸练耐受:每周3次用15-20℃冷水洗脸,拍鼻子周围,能让鼻黏膜变结实,减少对冷空气或过敏原的敏感(研究说能提升40%耐受力)。

现在有啥新治疗方法?

慢性鼻窦炎老不好,可能是细菌形成“生物膜”——像裹了层“保护壳”,抗生素进不去。现在有新办法:用溶菌酶制剂喷鼻子破坏“保护壳”,或用黏液调节剂帮纤毛动起来排痰。如果有鼻息肉、鼻中隔偏歪,内镜下鼻窦手术(FESS)是标准方法,打通堵的地方,术后配合吃药能减少复发。

鼻窦炎虽常见,但不用怕——早认识、早应对、长期防,就能让鼻子保持通畅。关键是:认得出表现、用对护理方法、避开误区、及时就医,再做好预防,就能少受鼻塞头痛的罪。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