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到了晚期,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会破坏正常造血功能,引发全身多个系统的问题。通过临床观察,晚期白血病有以下七大典型表现:
1. 异常出血:凝血出问题的信号
约70%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因为血小板减少,皮肤上会出现瘀点、瘀斑;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如果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意识不清,要警惕颅内出血,得赶紧做头颅影像检查。
2. 贫血:红细胞不够的表现
随着病情发展,贫血会越来越严重,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持续降低会让心脏更努力工作,有些患者会出现心跳不规则的情况。
3. 淋巴结或肝脾肿大:淋巴系统受影响
约50%的患者能摸到颈部、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还常出现肝脾肿大。这需要结合影像和实验室检查来区分是不是白血病引起的。
4. 头痛、呕吐:神经系统被侵犯
白血病细胞跑到脑子里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出现持续头痛、呕吐、看东西模糊。做脑脊液检查会发现压力增高,还有异常细胞。
5. 咳嗽、低热:肺部被连累
超过60%的患者会累及肺部,出现持续干咳、低热,要小心合并其他感染。拍片子会看到肺部有间质性改变或结节。
6. 反复感染:免疫力太差了
因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风险变高,常见的有口腔溃疡、肛周脓肿这些局部感染。如果体温持续超过38.5℃,要警惕败血症。
7. 骨痛:骨髓里压力太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孩子常喊四肢骨头痛,拍片子会看到骨质疏松或局部骨头破坏,要和风湿类疾病区分开。
三级预防策略
针对白血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从以下几点预防:
1. 防电离辐射
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接触,从事特殊职业(如接触辐射)的人要定期查辐射累积量;做医疗检查(如CT)要合理,每年的辐射量不能超过安全范围。
2. 规范用药
别乱用药,尤其是细胞毒性药物;用免疫抑制剂一定要符合医生说的适应证,所有药物都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
3. 防化学物质
苯和它的衍生物会增加白血病风险,接触这些物质的职业人群要做好防护;新装修的房子要测空气质量,苯系物浓度得符合国家标准。
如果出现持续乏力、异常出血、无痛性肿块等症状超过2周,要及时做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学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平时要注意增强体质,远离致病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