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多样,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接触传播是常见的传染方式之一。手足口病患者的疱疹液、唾液、粪便等分泌物里存有大量病毒。当健康儿童接触到被这些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后,很可能会通过手部接触口鼻或者眼睛黏膜而感染。由于病毒在体外能够存活数小时到数日,所以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极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因此,家长要特别留意对患儿的用品进行煮沸处理,或者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飞沫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途径。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颗粒,近距离接触时,他人可通过呼吸道吸入这些病毒而感染。在发病初期,患者的传染性最强,所以患儿应居家隔离,直至疱疹结痂。在教室、公交车等密闭空间里,如果密切接触者没有佩戴口罩,感染的概率会比较高。
粪口传播同样值得关注。病毒通过粪便排出后,可能会污染水源或食物。若处理粪便后没有彻底洗手,或者食用了被污染的生冷食物,就可能引发感染。在农村地区,当卫生条件较差时,这种传播途径更为常见。对于患儿的粪便,需要用漂白粉消毒后再进行处理,照顾者在接触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
母婴垂直传播是针对特殊人群的传播方式。孕妇如果感染了柯萨奇病毒,可能会通过胎盘或者产道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从而导致新生儿患上重症手足口病。妊娠晚期的感染者需要进行病毒筛查,分娩时要做好防护措施。一旦新生儿出现发热、拒奶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此外,隐性感染者也会传播病毒。大约20%的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但仍然具有传染性。这类隐性感染者会在日常接触中把病毒传播给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