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卵巢囊肿蒂扭转,为何这病这么容易误诊?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蓝季动2025-10-27 10:45: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16字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一种高误诊率的妇科急症,常见于儿童。突发剧烈腹痛伴呕吐是其主要症状,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卵巢坏死及生育损伤。家长应早识别、早影像、早手术,保护女童生殖健康。
卵巢囊肿蒂扭转儿童妇科急症突发腹痛呕吐误诊卵巢坏死生育损伤盆腔超声仰卧起坐跳跃急诊三甲医院女童生殖健康早期发现治疗窗口期
10岁女孩卵巢囊肿蒂扭转,为何这病这么容易误诊?

近期气温骤降期间,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了一位10岁女孩小吉。她因持续剧烈腹痛伴呕吐,被误诊为肠胃炎,实则是9.5厘米卵巢囊肿发生蒂扭转。经紧急手术,小吉保留了卵巢功能。该病例凸显了儿童卵巢囊肿蒂扭转高误诊风险,延误治疗可能致卵巢坏死及生育损伤,主治医师强调“黄金4 - 6小时”救治窗口期很重要。

卵巢囊肿蒂扭转究竟咋回事?一文揭秘!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指囊肿与固有韧带形成的蒂状结构发生旋转,使卵巢血流受阻。当囊肿直径超5厘米,扭转风险显著升高,研究显示>9cm者扭转概率达30%。小吉的9.5厘米囊肿,在仰卧起坐等躯干扭转运动中旋转360°以上,阻断了卵巢动脉供血,引发剧痛。 这种病症首发症状常是突发单侧下腹剧痛,80%患者疼痛定位明确,还会伴随恶心呕吐。若扭转后血流部分恢复,会出现“间歇性疼痛”,易被误认成胃肠痉挛。超过4小时未处理,会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6小时后超声可见卵巢血流信号消失。女童卵巢组织脆弱,缺血耐受时间比成人短20 - 30%,且疼痛表述能力差,常以哭闹、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

为啥卵巢囊肿蒂扭转总被误诊?真相惊人!

卵巢囊肿蒂扭转易与多种疾病混淆。它和急性胃肠炎腹痛部位、呕吐症状重叠,但囊肿扭转患者常伴下腹压痛反跳痛,肠胃炎多是脐周压痛;与急性阑尾炎相比,转移性右下腹痛是阑尾炎特征,而卵巢扭转可能因炎症扩散至盆腔出现类似表现;和肠套叠区分,婴幼儿多发的肠套叠常伴果酱样大便,卵巢扭转患者无排便异常,但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发热或排尿不适。 基层医疗也存在诊断盲区,仅凭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易导向抗感染治疗,而感染指标升高可能是卵巢坏死引发的继发感染。临床中仅30%首诊医生会常规进行盆腔超声检查,X线对软组织病变诊断价值有限。此外,研究显示70%儿童扭转病例与剧烈运动相关,仰卧起坐、跳跃等动作易引发扭转,可家长普遍忽视运动与妇科急症的关联性。

家长必看!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救与预防攻略

家长可通过五步法识别症状。一是疼痛特征,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下腹痛,孩子拒绝按压腹部;二是体位关联,疼痛在改变体位如起床、运动后加重,平躺时稍缓解;三是伴随症状,呕吐频繁且不伴腹泻,或出现面色苍白、冷汗等休克前兆;四是既往病史,曾确诊卵巢囊肿或超声提示盆腔包块者需高度警惕;五是年龄因素,青春期前女孩出现不明原因腹痛,优先考虑妇科急症排查。 就医时,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2小时以上,或疼痛程度达到“无法正常行走”,要立即急诊。坚持要求进行经腹/经阴道超声,儿童可用超声耦合剂代替凝胶,必要时完善CT/MRI。若首诊医生未明确诊断,4小时内应转诊至有儿科妇科的三甲医院。 已知有卵巢囊肿者需避免仰卧位抬腿、跳跃等增加腹压动作,建议选择游泳等低风险运动。女童每年进行1次盆腔超声筛查,尤其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便早期发现5cm以上囊肿。 小吉案例警示家长要早识别、早影像、早手术,重视儿童妇科急症,保护女童生殖健康。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