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虚证(TM1)Liver blood deficiency pattern (TM1)
编码SF54
关键词
索引词Liver blood deficiency pattern (TM1)、肝血虚证(TM1)
缩写GXZ、Gan-Xue-Xu-Zheng
别名肝血虚、肝虚血证、血虚肝证
肝血虚证(TM1)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肝血虚证属于传统医学中的一个病证,以肝脏藏血功能减退,机体失于濡养为主要特征。该证候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视力减退或夜盲、爪甲无光泽、肢体麻木、妇女月经量少且颜色淡薄甚至闭经、面色苍白或唇色淡白、舌质偏淡等症状。
病因学特征
- 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虚则生化之源不足,不能充分滋养肝血,从而导致肝血亏虚。
- 肾精亏损:肾藏精,精能化血。肾精亏损可影响到血液的生成,进而引起肝血不足。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慢性疾病消耗或者老年体弱者。
- 久病耗伤:长期患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会不断损耗人体正气和精血,若病情迁延不愈,则容易损伤肝血,形成肝血虚证。
- 出血过多:急性大量失血(如外伤出血、产后大出血等)或慢性少量持续性出血(例如月经过多),均可直接造成体内血液总量减少,进而引发肝血不足。
- 情志失调:长期情绪抑郁或过度紧张焦虑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久而久之亦会影响肝脏正常的疏泄功能及其储藏血液的能力,最终发展成肝血虚证。
- 饮食不当与生活方式: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生活作息紊乱等因素也可能间接地通过影响脾胃功能来削弱肝脏的功能状态,从而导致肝血虚。
病理机制
- 肝血虚证的核心在于肝藏血功能受损,使得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滋养,特别是眼睛、肌肉骨骼系统以及女性生殖系统受累最为明显。由于缺乏足够血液支持,上述部位会出现相应功能障碍的表现,比如视物模糊、四肢无力、关节活动不利、月经异常等。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视觉问题:包括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或夜盲症。
- 神经肌肉症状:感觉异常如手脚发麻、肌肉无力。
- 皮肤及毛发变化:指甲失去光泽、头发干枯易脱落。
- 妇科相关症状:对于女性患者而言,可能表现出月经周期改变、经量减少或停经。
- 其他:还可见面色苍白、唇色淡、舌质淡红少苔、脉象细弱等全身气血不足的表现。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综合整理自多个权威中医学教材及相关研究文献,未直接引用具体文章但确保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