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阴虚证(TM1)Liver and 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 (TM1)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5:37
编码SF5H

关键词

索引词Liver and 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 (TM1)、肝肾阴虚证(TM1)
缩写Gan-Shen-Yin-Xu-Zheng、GSYXZ
别名肝肾阴虚、肝肾阴虚证候、肝肾阴虚综合征

肝肾阴虚证(TM1)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肝肾阴虚证属于传统医学中的一个病理概念,特指肝和肾脏的阴液亏损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在中医理论中,阴液主要负责滋养和冷却身体组织,当肝肾阴液不足时,会导致虚热内扰,表现为一系列特定的临床症状。肝肾之间的关系密切,根据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木生火而水涵木,故肾阴不足可影响到肝阴,反之亦然。


病因学特征

  1. 长期疾病的影响

    • 久病劳伤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肝炎、肺结核等,长期损耗肝肾之阴液。
    • 某些温热性质的疾病,比如发热性疾病后期阶段,耗损体内津液,进一步导致肝肾阴虚。
  2. 生活因素

    • 不适当的性生活过度或生育次数过多,特别是女性频繁流产,容易耗伤肾精,进而波及肝阴。
    • 长期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剧烈也可引起肝气郁结,时间久了转化成肝火,消耗肝脏阴液,最终累及肾脏。
  3. 先天禀赋

    • 出生时体质就偏弱,先天肾精不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肝肾同病的情况。

病理机制

  1. 脏腑功能失常

    • 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同时又不能滋养肝木,使肝失去滋润,形成肝肾两脏皆呈阴虚状态。
    • 肝阴不足则肝阳易亢,引起头痛、眩晕等症状;肾阴亏损则腰膝酸软无力,生殖系统功能减退。
  2. 气血津液失调

    • 阴虚则内热,虚热上扰清窍,可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等症。
    • 血液因缺乏足够液体支持变得黏稠,流动不畅,可致经络阻塞,出现肢体麻木、关节疼痛等问题。

临床表现

  1. 症状特征
    • 全身性症状:患者常感到疲乏无力、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苍白或潮红。
    •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口干咽燥。
    •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夜尿频多、遗精、月经量少或闭经。
    • 其他:手脚心发热、午后低热、夜间盗汗、舌质红润少苔、脉细数。

参考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等权威中医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