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Unspecified Second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更新时间:2025-06-19 01:03:32
编码9C61.3Z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未特指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缩写SG、SCAG
别名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未特指、未明确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未指定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SecondaryAngleClosureGlaucoma-NotOtherwiseSpecified

未特指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房角结构异常证据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或前房角镜检查证实房角粘连性关闭(周边虹膜前粘连 ≥ 180°)。
      • 排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已知明确病因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如新生血管性、炎症性等)。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眼压持续升高:眼压 ≥ 30 mmHg(急性期常 > 40 mmHg)。
    • 视神经损伤证据
      • OCT显示视神经纤维层(RNFL)变薄(尤其上方/下方象限厚度 < 70 μm)。
      • 视盘杯盘比(C/D) ≥ 0.7 或进行性扩大。
    • 继发性病因关联:存在明确诱因(如晶状体膨胀、虹膜睫状体炎、眼外伤史等)。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突发眼痛(70%-90%) + 视力下降(70%-90%) + 虹视(50%-70%)。
    • 体征三联征
      • 结膜充血(80%-90%)。
      • 角膜水肿(80%-90%)。
      • 瞳孔中度散大固定(直径 4-5 mm,光反射消失)。
    • 房水动力学异常:UBM显示虹膜根部膨隆或房角狭窄(Shaffer分级 ≤ 1级)。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基础评估)
├── 眼压测量(Goldmann压平眼压计)
├── 裂隙灯检查(角膜/前房深度)
└── 直接检眼镜(视盘评估)
二级检查(房角结构)
├── 前房角镜检查(动态/静态)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三级检查(神经损伤评估)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视野检查(Humphrey 24-2)
└── 眼底照相
四级检查(病因溯源)
├── 炎症标志物(血沉/CRP)
└── 晶状体评估(A超/生物测量)

  1. 判断逻辑
    • UBM
      • 异常:虹膜根部膨隆 + 房角闭合 → 支持机械性房角阻塞。
      • 正常:房角开放 → 需排查假性剥脱或色素播散综合征。
    • 前房角镜
      • 发现周边虹膜前粘连(PAS) → 确诊房角关闭核心依据。
    • OCT
      • RNFL变薄以上方/下方象限为主 → 符合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模式。
    • 视野检查
      • 鼻侧阶梯/弓形暗点 → 提示进展期视功能损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眼压测量

    • >21 mmHg:提示高眼压症,需结合房角评估。
    • >40 mmHg:急性眼压危象,需紧急降眼压治疗。
  2. 炎症标志物

    • 血沉(ESR)>20 mm/hCRP >10 mg/L:提示活动性炎症(如葡萄膜炎继发)。
  3. UBM参数

    • 前房深度(ACD)<2.5 mm:房角关闭高风险(正常>3.0 mm)。
    • 房角开放距离(AOD500)<0.2 mm:房角功能性关闭(正常>0.5 mm)。
  4. OCT视神经分析

    • 平均RNFL厚度 <80 μm:青光眼性损伤阈值(参考正常值90-120 μm)。
    • 视盘沿面积 <1.0 mm²:视神经结构损伤标志。
  5. 视野指数

    • MD值 <-6 dB:中度视野缺损(正常>-2 dB)。
    • PSD >4 dB:局部视野缺损敏感指标。

四、总结

  • 诊断核心:UBM/前房角镜证实的房角关闭 + 眼压升高 + 视神经损伤。
  • 关键鉴别:必须排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特指型继发性病因(如新生血管性)。
  • 治疗导向:病因治疗(如抗炎、晶状体摘除)联合降眼压药物/手术。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 Primary Angle Closure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2020.
  2. Weinreb RN, et al. World Glaucoma Association Consensus on Angle Closure Glaucoma. Br J Ophthalmol. 2014;98(Suppl 2).
  3. 赵堪兴, 杨培增. 眼科学(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Foster PJ, et al.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laucoma in prevalence surveys. Br J Ophthalmol. 2002;86(2):23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