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Other specified Second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更新时间:2025-06-19 00:42:22
编码9C61.3Y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其他特指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葡萄膜炎引起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缩写SAG、Secondary-Angle-Closure-Glaucoma
别名外伤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因素导致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松弛引起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新生血管生成相关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副作用引发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上皮植入引起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过度增生导致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其他特指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房角镜检查确认房角关闭
      • 直接观察到≥180°的周边虹膜前粘连(PAS)或机械性房角阻塞(如新生血管膜、纤维膜)。
    • 继发性病因证据
      • 存在明确的致病基础疾病(如葡萄膜炎活动期体征、晶状体半脱位、视网膜缺血性疾病等)。
  2. 必须条件(确诊必需)

    • 持续性眼压升高
      • 眼压测量值持续≥22 mmHg(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
    • 房角功能障碍证据
      • 房角镜检查显示功能性房角关闭(Shaffer分级≤2级)。
    • 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
      • 视盘杯盘比(C/D)≥0.7 或不对称差值>0.2,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典型临床表现
      • 急性发作:眼痛+视力骤降+角膜水肿三联征(阳性率>85%)。
      • 慢性进展:进行性视野缺损(MD值<-5 dB)。
    • 影像学特征
      • UBM显示虹膜根部前粘连或睫状体前旋(敏感度>90%)。
    • 病因关联性
      • 存在明确继发因素(如虹膜新生血管、晶状体前移等)。
    •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或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仅满足"必须条件"中2项时,需附加≥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与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1(眼压测量) A --> B2(裂隙灯检查) A --> B3(视力评估)

B1 --> C{眼压>21mmHg?} C -->|是| D[房角评估] C -->|否| E[排除急性发作]

D --> F1(前房角镜) D --> F2(UBM)

F1 --> G1[房角关闭范围] F2 --> G2[虹膜粘连机制]

G1 & G2 --> H{房角关闭≥180°?} H -->|是| I[病因学检查] H -->|否| J[监测随访]

I --> K1(眼底检查) I --> K2(B超) I --> K3(OCT视神经分析)

K1 --> L1[新生血管/缺血征象] K2 --> L2[晶状体位置/占位] K3 --> L3[RNFL缺损]

判断逻辑说明

  • 眼压测量:基础筛查,>21mmHg触发房角评估(假阴性率<5%)。
  • 房角镜:直接观察粘连范围,≥180°关闭需立即干预。
  • UBM
    • 显示虹膜根部前移/睫状体前旋 → 提示解剖性阻塞
    • 发现纤维膜或新生血管 → 明确继发病因
  • OCT视神经分析
    •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75μm → 视神经损伤证据
    • 联合视野缺损(如鼻侧阶梯) → 确诊青光眼性损伤
  • B超/眼底检查
    • 晶状体脱位/占位病变 → 机械性阻塞病因
    • 视网膜缺血征象 → 提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风险

三、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眼压测量 10-21 mmHg >30 mmHg:急性房角关闭风险
>40 mmHg:角膜内皮损伤风险
紧急降眼压(甘露醇+局部用药)
房角镜分级 Shaffer分级≥3级 ≤2级:功能性房角关闭
PAS>180°:需激光/手术干预
根据范围制定虹膜成形术方案
UBM前房深度 ≥2.5 mm <2.0 mm:瞳孔阻滞高风险
虹膜膨隆角>15°:房水阻滞标志
评估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PI)必要性
OCT-RNFL厚度 平均≥90 μm <80 μm:青光眼性损伤
象限差异>15μm:进展预警
加强降眼压治疗+3个月随访
视野MD值 >-2 dB <-5 dB:中度损伤
<-12 dB:晚期损伤
调整目标眼压至≤15 mmHg
前房炎症细胞 无细胞(0级) ≥1+细胞:活动性葡萄膜炎(继发主因) 局部激素+病因治疗
眼底新生血管 虹膜/房角NV:缺血性病因(如CRVO) 全视网膜光凝(PRP)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急性发作期
    • 优先降眼压 → 角膜透明后立即房角镜检查
    • 避免缩瞳剂(可能加重瞳孔阻滞)
  2. 慢性期管理
    • 每月监测:眼压+RNFL厚度+视野
    • 病因控制(如葡萄膜炎需维持免疫治疗)
  3. 手术指征
    • 药物无法控制眼压
    • 进行性视神经损伤(RNFL年损失>5μm)
    • 房角关闭>270°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2] EGS指南:Second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2021)
[3] AAO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Primary Angle Closure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