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噁唑Sulfametomidi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95D0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磺胺类抗菌药物)
  • 来源与性状
    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为白色至奶油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难溶于水,易溶于稀酸或碱性溶液。其化学式为C11H13N3O3S,分子量267.3,熔点195℃,沸点482.2℃。该药物通过化学合成制备,是磺胺类药物中早期开发的品种之一,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因其属于需医师评估后开具的抗菌药物,但未列入麻醉、精神或毒性药品管制范畴。
  • 临床价值
    替代药(A):作为复方制剂(如复方新诺明,含甲氧苄啶/TMP)的组分,用于特定感染治疗。由于耐药性增加,单药已较少使用,但复方制剂仍保留一定临床价值,尤其在资源有限地区或特定病原体(如卡氏肺囊虫)感染中。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抗菌谱与机制

    • 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及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通过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断叶酸代谢。
    • 与甲氧苄啶联用(TMP-SMZ)可协同增强抗菌效果,扩大抗菌谱。
  2. 适应症

    • 呼吸系统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部感染。
    • 泌尿系统感染:单纯性尿路感染(需注意儿童慎用)。
    • 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沙门菌感染。
    • 特殊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首选治疗及预防药物,尤其在免疫抑制患者(如器官移植后)。
    • 其他:诺卡菌感染、伤寒等。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
    • 过敏反应:皮疹、发热,严重者可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
    • 血液系统:粒细胞减少、贫血(与甲氧苄啶相关)。
    • 肝肾毒性: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或间质性肾炎。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妊娠晚期(增加新生儿核黄疸风险)、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 相对禁忌:G6PD缺乏症(溶血风险)、哺乳期、早产儿及2月龄以下婴儿。
    • 药物相互作用:与华法林、苯妥英钠等竞争蛋白结合,增强其毒性;与甲氨蝶呤合用加重骨髓抑制。
  • 临床建议

    • 治疗诺卡菌感染等严重疾病时需延长疗程(6周至1年)。
    • 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避免长期单药使用以减少耐药性。

重要提示
临床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师指导,根据病原学检查和患者个体情况调整方案。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患者禁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