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嘧啶和四氮唑啉Sulfadiazine and tetroxoprim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1UR3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磺胺类抗菌药与四氮唑啉的固定组合)

来源与性状

  • 磺胺嘧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遇光颜色渐暗;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盐酸或碱性溶液。其钠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呈碱性(pH 9.6-10.5)。
  • 四氮唑啉:具体性状未在现有文献中明确描述,推测为合成抗菌增效剂,可能通过类似甲氧苄啶(TMP)的作用机制增强磺胺嘧啶的抗菌活性。

管理级别

  • 级别:非管制处方药(Rx-G)
  • 原因:磺胺类药物属于常规抗菌药,无特殊管制要求;四氮唑啉作为增效剂,无已知管制属性。

临床价值

  • 分类:替代药(A)
  • 原因:因耐药性普遍,仅用于敏感菌感染(如脑膜炎奈瑟菌);四氮唑啉的加入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延缓耐药性发展,但临床地位仍低于一线抗菌药。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敏感菌感染
    • 脑膜炎奈瑟菌:预防及治疗脑膜炎(磺胺嘧啶易透过血脑屏障)。
    • 链球菌/肺炎球菌: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
    • 局部软组织感染:烧伤创面、慢性溃疡(外用制剂)。
  2. 协同抗菌:四氮唑啉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增强磺胺嘧啶对叶酸合成的阻断作用,扩大抗菌谱(如部分革兰阴性菌)。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1. 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严重者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2. 泌尿系统:结晶尿、血尿(磺胺嘧啶溶解度低,需碱化尿液)。
  3. 血液系统: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者风险高)。
  4. 光敏反应:暴露日光后出现皮肤红斑或色素沉着。

禁忌与风险

  1. 绝对禁忌: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可能致畸)、新生儿(核黄疸风险)。
  2. 相对禁忌:肝肾功能不全、叶酸代谢障碍(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3. 药物相互作用
    • 增强华法林、磺脲类降糖药的毒性(竞争血浆蛋白结合)。
    • 避免与甲氨蝶呤联用(加重叶酸缺乏)。

注意事项

  • 用药期间:每日饮水量≥2000 mL,监测尿常规(预防结晶尿)。
  • 外用制剂:仅用于清洁创面,深部感染需联合全身用药。
  • 耐药性管理:严格遵循药敏结果,避免经验性滥用。

参考文献

(整合自药理学文献、药品说明书及临床指南,时间跨度为1970-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