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耳鼻喉科剂Acetic acid ENT agent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83Z7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乙酸制备的局部抗菌制剂)
  • 来源与性状
    醋酸耳鼻喉科剂为含2%乙酸的酸性溶液,pH值2.8-3.5,呈无色透明液体。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外科消毒应用,现代改良后用于耳道环境调节。
  • 管理级别
    II.2 乙类OTC(绿标)
    原因:根据《中国非处方药目录》(2021版),该制剂浓度低于3%,属于外用安全范畴,无需医师处方。
  • 临床价值
    首选药(F)
    原因:作为广谱抗微生物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耳部常见致病菌有效,且耐药风险低(Laryngoscope 2019;129:2576-2580)。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外耳道炎治疗
    通过酸化环境(pH<4)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尤其对游泳者耳炎(假单胞菌感染)有特效(Clin Otolaryngol 2018;43:854-860)
  2. 慢性中耳炎护理
    联合抗生素使用时,可清除耳道坏死组织,增强抗生素渗透性(JAMA Otolaryngol 2020;146:791)
  3. 术后创面处理
    耳鼻喉术后用于预防感染,2%浓度可维持创面湿润环境(ENT Journal 2021;100:NP358)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局部刺痛感(发生率约12%)
    • 接触性皮炎(苯扎氯铵防腐剂导致)
    • 外耳道皮肤脱屑(长期使用)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鼓膜穿孔患者(可能导致内耳损伤)
    • 相对禁忌:急性中耳炎渗出期(可能加剧疼痛)
    • 特殊警示: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时需间隔30分钟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
  2. 中华医学会《慢性中耳炎诊疗指南(2022版)》
  3. Rosenfeld RM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ympanostomy tubes in childre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22;166:S1-55
  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