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缺乏Vitamin C deficiency

更新时间:2025-06-18 12:20:45
编码5B56
子码范围5B56.0 - 5B56.Z

关键词

索引词Vitamin C deficiency
同义词Ascorbic acid deficiency、抗坏血酸缺乏
缩写VC缺乏
别名抗坏血病、坏血症、维生素C不足

维生素C缺乏(ICD-11:5B56)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疲劳与乏力
    • 早期最常见的非特异性表现(70%-90%),与胶原合成障碍和代谢紊乱相关。
  2. 牙龈肿胀与出血
    • 牙龈充血、自发性出血或刷牙后出血(50%-80%),严重者牙齿松动脱落(10%-20%)。
  3. 皮肤干燥与毛囊角化
    • 毛囊周围角化过度伴出血性瘀点(“螺旋形毛发”),常见于四肢伸侧(60%-80%)。

非典型症状

  1. 骨痛与关节痛
    • 儿童患者常见骨骺端疼痛(假性瘫痪),成人表现为负重关节痛(30%-50%)。
  2. 伤口愈合延迟
    • 手术或创伤后愈合缓慢(40%-60%),与胶原合成受损相关。
  3. 情绪异常与抑郁
    • 长期缺乏可伴情绪低落、认知功能下降(10%-20%,与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相关)。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皮肤瘀斑与紫癜
    • 毛囊周围出血性紫癜(“扫帚状”分布),多见于下肢(80%-90%)。
  2. 骨骼病变(儿童为主):
    • X线显示骨骺端增宽、骨膜下出血(“坏血病带”)(60%-80%),假性骨折(Trümmerfeld区)为特征性表现。
  3. 口腔黏膜改变
    • 牙龈红肿、溃疡,严重者牙齿脱落(30%-50%)。

非典型体征

  1. 贫血相关体征
    • 面色苍白、乏力,与非血红素铁吸收障碍相关(20%-40%)。
  2. 免疫抑制表现
    • 反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15%-30%)。
  3. 心血管并发症
    • 严重病例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5%-1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实验室检查
    • 血清维生素C水平
      <0.2 mg/dL(确诊标准,敏感性90%-95%)[NIH]。
    •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Rumpel-Leede征)(70%-85%)。
  2. 影像学表现
    • X线骨骼改变(儿童):
      干骺端透亮带(Frankel线)、骨骺分离(50%-70%)[BMJ Best Practice]。
    • MRI
      骨膜下血肿或肌肉出血(重症病例,10%-20%)。

参考文献

  1. BMJ Best Practice. Vitamin C Deficiency. 2023.
  2.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Vitamin C Fact Shee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2024.
  3. 《哈里森内科学》第21版,维生素缺乏章节,2022年。

注:临床表现因年龄和病程阶段而异。婴幼儿以骨骼病变为主,成人则以出血倾向和牙龈病变为突出表现。吸烟、酗酒及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症状进展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