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缺乏Vitamin C deficiency

更新时间:2025-06-19 02:23:15
编码5B56
子码范围5B56.0 - 5B56.Z

关键词

索引词Vitamin C deficiency
同义词Ascorbic acid deficiency、抗坏血酸缺乏
缩写VC缺乏
别名抗坏血病、坏血症、维生素C不足

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维生素C生化检测阳性
      • 血清维生素C浓度 <0.2 mg/dL(11.4 μmol/L)(敏感性90%-95%)[NIH]。
      • 或白细胞维生素C浓度 <10 μg/10⁸细胞(反映组织储备耗竭,特异性更高)[BMJ Best Practice]。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至少满足以下2项核心症状:
      • 牙龈红肿伴自发性出血(刷牙/进食诱发)。
      • 皮肤毛囊周围瘀点或"螺旋形毛发"(下肢伸侧为主)。
      • 骨痛/关节痛(儿童假性瘫痪,成人负重关节痛)。
    • 影像学特征(儿童为主):
      • X线显示 干骺端透亮带(Frankel线)、骨膜下出血("坏血病带")或 骨骺分离(特异性>85%)[《哈里森内科学》]。
    •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Rumpel-Leede征):
      • 袖带加压5分钟后出现≥10个瘀点(敏感性70%-85%)。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生化证据,需同时满足:
      • ≥2项典型临床表现。
      • +1项影像学或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二、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树
    mermaid graph TD A[维生素C缺乏辅助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试验] B --> B1[血清维生素C] B --> B2[白细胞维生素C] B --> B3[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B --> B4[铁代谢指标] C --> C1[X线骨骼摄片] C --> C2[MRI] D --> D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2. 判断逻辑

    • 血清维生素C
      • 解读:<0.2 mg/dL提示缺乏,但易受近期饮食影响;需联合白细胞检测提高准确性。
    • 白细胞维生素C
      • 解读:<10 μg/10⁸细胞提示组织储备耗竭,是亚临床缺乏的敏感指标。
    • X线骨骼摄片
      • 逻辑:儿童首选,发现Frankel线或骨膜下出血可支持诊断,需与佝偻病鉴别(后者无透亮带)。
    • MRI
      • 逻辑:用于评估骨膜下血肿范围,当X线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时启用。
    •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 逻辑:阳性反映血管胶原缺陷,但需排除血小板减少症。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维生素C水平

    • <0.2 mg/dL:确诊缺乏,需立即补充治疗。
    • 0.2-0.5 mg/dL:提示不足,需饮食干预并监测。
  2. 血常规

    •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提示继发缺铁(维生素C缺乏导致非血红素铁吸收障碍)。
    • 网织红细胞降低:反映骨髓造血抑制(维生素C参与叶酸代谢)。
  3. 铁代谢指标

    • 血清铁↓ + 铁蛋白↓:证实缺铁,需同步补铁(维生素C可提升铁剂吸收率300%)[NIH]。
  4. 影像学表现

    • X线骨骺分离:提示急性进展,需紧急治疗以避免永久畸形。
    • MRI肌肉出血:提示重症,需静脉补充维生素C。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维生素C生化检测(血清/白细胞),影像学(X线特征性改变)为儿童重要支持证据。
  • 鉴别重点
    • 牙龈出血需与牙周病、白血病鉴别(血常规+凝血功能)。
    • 骨痛需排除佝偻病(血磷/ALP正常)、儿童虐待(无对称性骨骼病变)。
  • 治疗监测
    • 血清维生素C>0.5 mg/dL提示治疗有效,皮肤瘀斑2周内消退,骨病变需3-6月恢复。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Vitamin C Fact Shee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2024.
  2. BMJ Best Practice. Vitamin C Deficiency. 2023.
  3. 《哈里森内科学》第21版,维生素缺乏章节,2022年.
  4. WHO. Nutritional Anaemias: Tools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