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或胆管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Acquired anatomical alterations of gallbladder or bile ducts
编码DC10
子码范围DC10.0 - DC10.Z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anatomical alterations of gallbladder or bile ducts
缩写胆囊或胆管解剖改变、胆道解剖异常
别名胆囊或胆管后天性异常、胆囊或胆管继发性解剖改变、胆囊胆管获得性结构异常、胆囊与胆管获得性病变、胆道系统后天性解剖变异、胆囊胆道获得性解剖缺陷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0KT3 胆道
XA4415
肝胆管XA8KL9
胆囊XA9HM5
肝外胆管XA89K4
肝左管XA6WA8
奥迪括约肌XA96K1
肝总管XA0077
胆囊管XA6M95
肝右管XA7QA8
法特壶腹XA6R80
胆总管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
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
消化系统瘘ME24.A6
大便潜血阳性ME24.6
消化系统扩张ME24.A
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
消化系统溃疡ME24.0
消化系统脓肿ME24.8
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
消化系统穿孔ME24.3Y
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
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
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
呕血ME24.35
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
消化系统狭窄ME24.9
胃肠出血ME24.9Z
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
小肠穿孔ME24.A4
黑便ME24.A3
便血ME24.31
大肠穿孔ME24.90
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
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
消化系统嵌顿ME24.A2
食管出血ME24.2
消化系统梗阻ME24.91
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胆囊或胆管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胆囊或胆管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ICD11编码:DC10)是指由于后天因素引起的胆囊或胆道系统在形态、结构上的异常变化。这些改变可能涉及胆囊壁厚度、腔内容积、胆道管径或连通性等方面的变化,导致胆汁流动受阻或功能障碍。
病因学特征
-
结石相关疾病:
- 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是常见病因。结石可直接阻塞胆道或通过反复刺激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胆囊壁增厚、胆管狭窄或扩张。
-
炎症性疾病:
- 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管炎可通过炎症介质释放和纤维化瘢痕形成,造成胆囊萎缩、胆管壁增厚或管腔狭窄。
-
肿瘤性疾病:
- 胆囊癌或胆管癌可通过肿瘤占位效应直接阻塞胆道,或通过浸润性生长破坏胆道结构。手术或放疗也可能导致继发性解剖改变。
-
外伤及手术后遗症:
- 腹部外伤或胆道手术(如胆囊切除术)可能导致胆道损伤,引发胆漏、术后狭窄或胆管-肠管异常连接。
-
其他因素:
- 某些先天性胆道异常(如胆管囊肿)早期无症状,但后期可能因感染或胆汁淤积继发获得性结构改变。需注意与原发性获得性病变相鉴别。
病理机制
-
胆囊壁增厚:
- 慢性炎症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和肌层肥厚,胆固醇沉积(如胆囊腺肌症)也可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壁层增厚。
-
胆道狭窄/梗阻:
- 炎症后纤维化瘢痕、肿瘤压迫或结石嵌顿可导致胆道管腔狭窄,引发近端胆管扩张和胆汁淤积。
-
瘘管形成:
- 严重炎症或外伤可致胆囊/胆管与邻近脏器(如十二指肠、结肠)形成异常通道,可能导致胆石性肠梗阻或逆行感染。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典型表现包括右上腹钝痛或绞痛(胆绞痛)、恶心呕吐、发热及黄疸。胆道完全梗阻时可出现陶土色粪便和浓茶色尿液。
- 查体可见Murphy征阳性(急性胆囊炎)、Courvoisier征阳性(胆总管梗阻)或肝区叩击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