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胆囊或胆管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Other specified Acquired anatomical alterations of gallbladder or bile ducts
编码DC10.Y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anatomical alterations of gallbladder or bile ducts、其他特指的胆囊或胆管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胆囊肿块、胆囊周围肿块、胆囊占位、胆囊周围占位、胆囊、胆囊管或胆管粘连、胆囊、胆囊管或胆管萎缩、胆囊、胆囊管或胆管囊肿、胆囊、胆囊管或胆管溃疡
缩写DC10Y、其他特指胆囊或胆管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
别名其他特定的胆囊或胆管后天性解剖结构变化、特指的胆囊或胆道获得性结构异常、特指胆囊或胆管后天解剖结构改变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0KT3 胆道
XA4415肝胆管XA8KL9胆囊XA9HM5肝外胆管XA89K4肝左管XA6WA8奥迪括约肌XA96K1肝总管XA0077胆囊管XA6M95肝右管XA7QA8法特壶腹XA6R80胆总管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其他特指的胆囊或胆管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胆囊或胆管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ICD11编码:DC10.Y)是指那些未被明确归类为常见类型的胆囊或胆道系统形态、结构异常,但依然属于后天因素引起的病变。这些变化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胆囊肿块、胆囊周围肿块、胆囊占位、胆囊周围占位、胆囊、胆囊管或胆管粘连、萎缩、囊肿、溃疡等。
病因学特征
-
结石相关疾病:
- 胆石症是引起多种胆囊或胆管解剖结构改变的重要原因。结石可以阻塞胆道导致胆汁排出障碍,引发炎症反应,最终造成胆囊壁增厚、胆管狭窄等问题。
-
炎症性疾病:
- 急性和慢性胆囊炎、胆管炎通过长期的炎症过程损伤局部组织,可能导致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进而影响胆囊及胆道的正常结构。这种情况下,胆囊或胆管可能发生粘连甚至萎缩。
-
肿瘤性疾病:
- 恶性或良性肿瘤在胆囊或胆管中生长时,不仅可直接压迫或侵袭邻近器官,而且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的部分切除术也可能引起解剖上的显著改变,比如胆道系统的重建或瘘管形成。
-
外伤及手术后遗症:
- 无论是意外事故造成的腹部创伤还是计划中的外科手术如胆囊切除术,都有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例如胆漏、胆道狭窄等,从而改变了原有的胆道解剖关系。
-
非典型性情况:
- 一些少见的情况也可能导致特定类型的解剖变异,例如某些罕见感染(寄生虫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间接地对胆囊或胆管产生影响,促使其发生结构性变化。
病理机制
-
胆囊壁增厚:
- 炎症细胞浸润及随后发生的修复过程会促进胶原沉积,使胆囊壁逐渐加厚。此外,在某些代谢异常条件下,如胆固醇沉着症中,胆囊黏膜下层脂质堆积也会增加壁层厚度。
-
胆道狭窄/梗阻:
- 长期炎症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组织是引起胆道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肿瘤生长或者结石嵌顿同样能阻碍胆汁流通,导致黄疸等一系列症状出现。
-
瘘管形成及其他异常连接:
- 在严重感染或外伤作用下,胆囊或胆管与其他消化道器官之间可能会建立异常通道即瘘管。这种情况不仅扰乱正常的生理功能,还容易成为反复感染的源头。
-
萎缩性变化:
- 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状态或其他持续性的刺激因素可导致胆囊或部分胆管区域出现萎缩现象,表现为相应部位体积缩小及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若存在胆道梗阻,则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具体表现依据不同类型的解剖结构改变而有所差异。
- 体检时可见Murphy征阳性提示急性胆囊炎的可能性,以及肝区压痛点或叩击痛等体征。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