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非环境引起的多发性结构异常综合征Unspecified Syndromes with multiple structural anomalies, not of environmental origin
编码LD2F.1Z
关键词
索引词Syndromes with multiple structural anomalies, not of environmental origin、未特指的非环境引起的多发性结构异常综合征、非环境引起的多发性结构异常综合征
别名未特指非环境因素导致的多发性结构异常、未特指遗传因素导致的多发性结构异常
未特指的非环境引起的多发性结构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染色体或基因检测异常:
- 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明确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嵌合型四体、环状染色体)或结构重排(如不平衡易位、双着丝粒染色体)。
- 全外显子测序(WES)或全基因组测序(WGS)检出与多系统发育相关的致病性基因突变(如CHD7、HRAS、MKS1)。
- 染色体或基因检测异常: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多系统结构异常:
- 至少两个不同解剖系统存在先天性结构缺陷(如心血管畸形+骨骼畸形,或泌尿系统畸形+神经系统异常)。
- 典型影像学表现:超声/MRI显示器官发育不全(如肾缺如、胼胝体薄)、骨骼三维重建证实脊柱侧弯>20°。
- 排除环境致畸因素:
- 妊娠期无已知致畸药物暴露、TORCH感染(弓形虫、风疹等)或放射线接触史。
- 多系统结构异常: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遗传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两个及以上系统的结构性畸形(经影像学证实)。
- 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2SD)。
- 排除所有单基因综合征(如CHARGE、VACTERL联合征)。
二、辅助检查
-
遗传学检测: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
- 判断逻辑:检测>5 Mb的拷贝数变异(CNV),发现缺失/重复片段与已知致病变异区域重叠时具有诊断意义。
- 靶向基因panel测序:
- 判断逻辑:覆盖200个发育相关基因(如纤毛结构基因、RAS通路基因),检出双等位基因致病突变可解释表型。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
-
影像学检查树:
┌───────────────────────────────┐
│ 影像学评估体系 │
├─────────────┬───────────┬───────────┤
│ 超声检查 │ X线/CT三维重建 │ 心脏MRI │
│ (内脏结构) │ (骨骼畸形) │ (心血管畸形) │
└─────────────┴───────────┴───────────┘- 胎儿超声心动图:
- 判断逻辑:发现圆锥动脉干畸形(如法洛四联症)提示需排查22q11.2微缺失。
- 胎儿超声心动图:
-
功能评估:
- 神经发育测试:
- 判断逻辑:Gesell量表发育商<70分合并脑结构异常时,提示存在先天性脑发育障碍。
- 神经发育测试: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染色体分析:
- 核型异常(如47,XX,+mar):提示嵌合型染色体异常,需结合表型判断临床意义。
- 环状染色体:若伴关键基因断裂(如22q13.3),可能导致Phelan-McDermid综合征样表现。
-
基因检测:
- RAS通路基因(HRAS/KRAS)错义突变:激活突变导致Costello/Noonan综合征表型,需监测肿瘤风险。
- 纤毛相关基因双等位突变:提示纤毛病(如Meckel-Gruber综合征),需评估肝肾囊肿进展。
-
代谢筛查:
- 血浆氨基酸/尿有机酸异常:排除先天性代谢病(如Zellweger综合征),指导饮食干预。
-
内分泌评估:
- 生长激素(GH)<7 ng/mL:提示垂体发育异常,需启动激素替代治疗。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高分辨率遗传学检测(CMA/WES),需结合多模态影像学确认结构异常。
- 鉴别诊断需排除环境致畸及已知单基因综合征,建议采用多学科会诊(MDT)模式。
- 实验室异常应关联表型解读,如RAS通路突变需制定肿瘤监测方案,染色体嵌合需评估生殖风险。
参考文献:
- 《临床遗传学诊断技术指南》(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
- Smith’s Recognizable Patterns of Human Malformation(8th Edition)
- DECIPHER数据库(https://decipher.sanger.ac.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