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杂合子镰状细胞疾患不伴危象Compound heterozygous sickling disorders without crisis
编码3A51.3
关键词
索引词Compound heterozygous sickling disorders without crisis、复合杂合子镰状细胞疾患不伴危象、双杂合镰状细胞疾患、镰状细胞Hb-C病不伴危象、Hb SC病、Hb S Hb C病、镰状细胞HbC病、镰状细胞地中海贫血不伴危象、镰状细胞β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S/β地中海贫血 [possible translation]、地中海贫血伴血红蛋白S病 [possible translation]、小镰状细胞病 [possible translation]、Hb S或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 [possible translation]、地中海贫血伴血红蛋白S病、Hb S或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小镰状细胞病、血红蛋白S/β地中海贫血、HbS或HbC复合杂合子、复合hbs、hbd旁遮普或洛杉矶杂合子、血红蛋白D病、复合hbs或hbe杂合子、血红蛋白病、HbS或O-Arab杂合子、双重杂合子镰状细胞病伴视网膜病变、双重杂合子镰状细胞病引起的肾小球疾患、双重杂合子镰状细胞病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病、HbS或β地中海贫血复合杂合子、HbS和β地中海贫血复合杂合子,包括HbS/δ-β-地中海复合杂合 [possible translation]、HbS和β地中海贫血复合杂合子,包括HbS/δ-β-地中海复合杂合、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镰状细胞病
同义词double heterozygous sickling disorder
别名HbSC病、HbSHbC病、HbS或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双杂合镰状细胞病、复合杂合子镰状细胞病
复合杂合子镰状细胞疾患不伴危象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显示HbS(20%-50%)与异常血红蛋白(HbC 50%-80% 或 β地中海贫血特征)共存,无正常HbA。
- 基因检测:检出β-珠蛋白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如HbS/HbC或HbS/β⁺/β⁰)。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持续性溶血性贫血证据:血红蛋白8-11 g/dL,网织红细胞计数3%-10%。
- 外周血涂片特征:靶形红细胞≥10%且镰状红细胞>1%(非危象期)。
- 脾肿大:超声显示脾脏长度>12 cm(成人)或超过同龄标准值2个标准差(儿童)。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症状支持:
- 慢性疲劳(出现率70%-90%)
- 间歇性轻度疼痛(出现率20%-40%)
- 轻度黄疸(总胆红素>1.2 mg/dL,出现率50%-70%)
- 实验室阈值:
- LDH 200-500 U/L(提示慢性溶血)
- 间接胆红素>1.5 mg/dL
- 结合珠蛋白<30 mg/dL
- 症状支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血红蛋白电泳] B --> B2[基因检测] B --> B3[血常规+涂片] B --> B4[溶血指标:LDH/结合珠蛋白] C --> C1[腹部超声:脾脏体积] C --> C2[X线:骨质密度] D --> D1[心肺功能测试] D --> D2[视网膜检查]
判断逻辑:
- 血红蛋白电泳(B1):
- 发现HbS+HbC或HbS+HbF为主即支持诊断,需结合基因检测确诊。
- 基因检测(B2):
- 检出HBB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如β⁰/β⁺)为金标准。
- 腹部超声(C1):
- 脾脏肿大(>12 cm)提示慢性溶血代偿,但需排除感染性脾大。
- 视网膜检查(D2):
- 血管迂曲但无缺血性病变可区别于危象型。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血红蛋白电泳 | HbA>95% | HbS+HbC为主(无HbA)→确诊复合杂合状态 |
网织红细胞 | 0.5%-2.5% | >3%→提示慢性溶血代偿 |
间接胆红素 | <1.0 mg/dL | >1.5 mg/dL→溶血活跃,需监测胆石症风险 |
LDH | 100-190 U/L | 200-500 U/L→红细胞破坏标志,>500 U/L需排查危象 |
结合珠蛋白 | 30-200 mg/dL | <30 mg/dL→血管内溶血证据 |
血涂片靶形红细胞 | <5% | >10%→支持HbC相关病变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血红蛋白电泳异常→立即基因检测确诊
- LDH持续>300 U/L→启动羟基脲治疗评估
- 结合珠蛋白<20 mg/dL→筛查血栓风险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筛:贫血+脾肿大→血涂片(靶形/镰状细胞)
- 确诊:血红蛋白电泳异常→基因检测
- 评估:
- 溶血指标(LDH/胆红素)定量疾病活动度
- 超声监测脾脏体积变化
- 鉴别:
- HbSS病(危象频发)
- 单纯HbC病(无HbS)
参考文献:
- WHO《血红蛋白病诊断指南》(2023)
- 《血液病学》(张之南主编,第5版)
- NIH《镰状细胞病管理共识》(Blood 2024;143:1129)
- 默沙东诊疗手册(专业版·血液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