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牙龈变成紫黑色时,别着急下结论,得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来判断——这种情况常见于五类原因。
重金属代谢异常
铅中毒的典型表现是牙龈边缘出现一条1-3毫米宽的紫黑色线(叫“铅线”),这是铅离子和口腔里的硫化氢结合形成硫化铅沉淀导致的。常见于长期接触铅的工人,或是不小心碰到铅的孩子。不过铅线只是辅助判断,要确诊还得查血铅浓度(正常应低于100μg/L),再结合有没有接触铅的职业史。
汞、铋这类重金属也会让牙龈变色:汞中毒多是灰蓝色,铋中毒多是黑色。要判断是不是这类金属沉积,得查尿汞,或者评估工作环境有没有接触,常见于用某些含这类金属药物的人,或是相关行业的工人。
生理性色素沉着
有些人天生牙龈颜色深,是因为牙龈里的黑色素细胞比别人密——就像有些人皮肤天生黑一样,属于正常变异,不用太担心。
后天因素里,长期抽烟的人(香烟焦油会促进黑色素生成)、经常嚼槟榔的人(槟榔碱会刺激牙龈),也会慢慢出现牙龈颜色加深的情况。
炎症引起的局部改变
牙周发炎的时候,牙龈里的血液循环会出问题,红细胞渗出来释放血红蛋白,氧化分解后就会变成紫黑色。这种情况通常还会伴随牙龈肿胀、刷牙出血的症状,医生会用牙周探针检查(如果探针扎进去超过3毫米,提示可能有牙周问题),或者查菌斑指数来确诊。
系统性疾病的信号
一些全身疾病也会“反映”在牙龈上:比如阿狄森病会导致皮肤和黏膜都出现色素沉着,血色病(铁代谢异常)会让牙龈出现灰黑色的铁沉积。这类情况不能只看牙龈,得结合皮肤有没有变色、器官功能检查等一起评估。
该怎么应对和防护?
如果发现牙龈紫黑,可以按这五步排查:
- 先想有没有接触过铅、汞这类重金属的职业史;
- 有没有长期抽烟、嚼槟榔的习惯;
- 去医院做牙周检查(比如测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
- 查重金属指标(比如血铅、尿汞);
- 怀疑是全身病时,找皮肤科医生会诊。
防护可以分三层做:
- 职业防护:接触重金属的高危工人,戴N95口罩,工作后用0.12%的氯己定漱口水漱口;
- 营养补充:日常多吃含钙(每天建议800mg)和铁(每天15mg)的食物;
- 定期监测:普通人每半年做一次牙周检查,接触重金属的职业人群每季度查一次血铅。
最后要提醒的是:单纯牙龈紫黑不一定就是有病。据统计,35%的情况是天生的色素沉着,28%是牙周炎引起的。但如果除了颜色变深,还伴有牙龈出血、肿胀,或者明确接触过重金属、长期抽烟嚼槟榔,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系统检查,别自己瞎猜耽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