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反复肿痛?当心牙周炎找上门!

健康科普 / 身体与疾病2025-11-10 15:45:06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91字
系统解析牙周炎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案,涵盖基础护理要点与专业治疗路径,帮助建立科学防护体系,降低炎症复发风险,维护牙周组织健康。
牙周炎牙龈肿痛慢性感染牙周组织牙菌斑牙结石刮治洗牙龋齿口腔卫生
牙龈反复肿痛?当心牙周炎找上门!

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发病过程比较隐蔽。有临床数据表明,成年人得牙周炎的概率会随年龄增长越来越高,口腔卫生状况和疾病发生有明显关系——它会破坏牙周支持组织,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得引起足够重视。

病因机制解析

牙菌斑生物膜持续存在是引发牙周炎的关键原因。如果口腔清洁不彻底,菌斑里的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物质会刺激牙龈发炎;牙结石作为菌斑附着的“载体”,机械摩擦还会加重局部组织损伤。研究发现,若邻面(牙齿相邻侧面)的菌斑清除率不到60%,三年内得中重度牙周炎的风险会明显上升。

特定人群更容易中招:

  • 不认真保持口腔卫生的人,难控制菌斑生长
  • 有蛀牙的人,牙周微生物环境更容易失衡
  • 抽烟的人,牙周组织自我修复能力会变弱

自我监测要点

建议用这几种方法早期识别问题:

  1. 看牙龈颜色:健康牙龈是粉红色,发炎时会变成暗红或鲜红
  2. 试牙龈反应:用牙线轻压牙龈边缘,观察有没有脓液流出
  3. 测冷热敏感:喝冷/热饮时牙齿突然短暂刺痛要警惕
  4. 查咀嚼感觉:某区域嚼东西不舒服,可能是局部有病变
  5. 观察牙齿位置:牙齿缝隙变大或倾斜,要排查牙周支持组织破坏

基础护理策略

科学刷牙要用改良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面呈45度角,小幅度水平颤动清洁牙龈沟,每个区域至少刷10次;用牙线清洁邻面时,要把牙线贴紧牙面绕成C形,上下刮4-6次——规范用牙线能把邻面菌斑清除率提升到92%。

辅助护理注意这些:

  • 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要遵医嘱用,单次使用不超过7天
  • 每周刷3次舌背,能减少细菌附着
  • 吃糖后及时用清水漱口,有助于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

专业治疗路径

要是有牙结石,得做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超声波洁牙能清掉90%以上牙龈上方的牙石,龈下刮治则能清除牙周袋内的菌斑和病变组织。临床数据显示,完成系统刮治6个月后,牙周袋深度平均能减少2.3毫米。

中重度病例的治疗方案:

  1. 分阶段完成基础治疗(2-4次门诊操作)
  2. 骨缺损明显的,可能要做引导组织再生术
  3. 牙齿松动到Ⅱ度以上的,需用夹板固定
  4. 建立定期维护计划(每3-6个月复诊)

长期管理方案

治疗后的维护是控制病情进展的关键。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牙周评估,包括测探诊深度、检查菌斑控制效果;戒烟能让牙周炎复发风险降低40%;均衡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新鲜蔬果)有助于维持牙龈健康,具体补充方案要问专业医师。

预防措施要做到:

  • 制定适合自己的口腔保健计划
  • 每6-12个月做一次专业牙周检查
  • 牙龈出血持续超过2周,要及时就诊

总的来说,牙周炎虽然常见但可防可治——做好日常清洁、早发现早治疗,再坚持长期维护,就能有效保护牙周健康,避免牙齿松动、脱落的问题。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