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喉咙像被刀片划过般刺痛,吞咽时仿佛有火球在滚,这种坐立难安的难受劲儿,背后可能藏着三种常见疾病。其实不同位置的疼、连带的不舒服,都在提示不同的问题——只有先分清是哪种情况,才能正确处理。
第一类:扁桃体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岗”被攻破
扁桃体长在咽喉后面两边,是身体对抗病菌的“第一道岗”。要是这个“岗哨”被细菌或病毒攻破,最明显的就是喉咙特别疼,还会牵涉到耳朵,扁桃体又红又肿,表面可能沾着黄白色的脓点。最近链球菌感染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家得留个心眼。
应对方案:
- 及时做咽拭子检测和血常规,明确到底是哪种感染;
- 如果是细菌感染,得听医生的建议治疗;
- 病毒感染主要是对症照顾,缓解不舒服;
- 雾化吸入能帮着减轻急性期的肿胀;
- 要是反复发作变成慢性扁桃体炎,得找医生评估要不要手术。
第二类:咽喉炎——咽喉黏膜“全面受伤”
要是炎症从扁桃体扩散到整个咽喉黏膜,就会又疼又哑,还老想干咳。有研究说,现在空气污染比十年前严重,咽喉炎的人也变多了,所以平时戴口罩很重要。
特征识别:
- 疼的范围广,但不会扯着别的地方疼;
- 咽后壁的小滤泡会增生,看起来像鹅卵石;
- 大多会嗓子哑、发干,有刺痒的感觉;
- 慢性咽喉炎的人,咽喉黏膜可能会萎缩或者发红。
护理要点:
- 家里湿度保持在40%-60%最合适;
- 别吃辛辣刺激的东西,烟酒也得戒;
- 用生理盐水冲鼻子能帮着缓解;
- 还要注意,抽电子烟也会加重症状。
第三类:会厌炎——可能致命的“急性危险”
会厌炎是长在声带上方的会厌软骨发炎,要是急性肿胀,几个小时内就可能把气道堵死,特别危险。典型表现是突然吞不下去东西、说话含糊不清、呼吸急促。临床发现,这种病容易被误诊,要是出现下面这些症状,得马上送急诊。
急救信号:
- 呼吸时鼻翼扇得很明显;
- 吸气的时候,锁骨上面的窝会凹进去;
- 说话时头和脖子往前伸;
- 孩子要是烦躁不安或者老想睡觉。
科学应对的三大黄金法则
- 症状观察期(0-48小时):记清楚疼的感觉有没有变、体温有没有波动,还有别的不舒服;
- 该立刻就医的情况:呼吸费劲、张不开嘴、一直高烧不退;
- 康复期要注意:急性期过了之后,可以练一练嗓音,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家庭护理别踩这些坑
- 长期含含片会让口腔里的菌群乱掉;
- 乱做蒸汽吸入会加重黏膜损伤;
- 老清嗓子会再伤声带;
- 别忽视胃食管反流这个诱发因素。
要是喉咙开始“报警”,千万别自己乱吃药掩盖症状。现在医学能通过快速抗原检测,15分钟就分清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再加上影像学检查,能准确定位哪里出问题。正确的治疗从来都是从准确诊断开始的——就像配钥匙开锁,得对准锁眼才能打开,看病也一样,找对问题才能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