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疼痛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示信号,可能提示存在不同的心血管问题。搞清楚不同原因导致的胸痛特点和应对方法,能帮我们及时正确就医。
心包炎:尖锐胸痛,体位一变疼得不一样
心包是包裹心脏的双层膜,当受到感染或其他刺激时会发炎(也就是心包炎)。典型症状是尖锐的胸痛,而且体位变了疼得不一样——往前坐或身子前倾时疼能轻点儿,平躺反而加重。疼的时候可能串到后背肩胛区,有的还会发烧、喘不上气。据统计,急性心包炎里60%-75%是病毒引起的,得结合心电图(比如ST段抬高)、心脏超声(看有没有心包积液)等检查才能确诊。
冠心病:累或生气时胸口像压了石头
冠心病主要是因为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长了粥样硬化斑块,把血管堵窄了。典型的心绞痛是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一样疼,一般不超过15分钟,往往是累着了或者生气的时候发作。要特别注意“不稳定型心绞痛”,这种疼可能躺着不动的时候也犯,或者发作越来越频繁。国内调查发现,40岁以上的人里,每5个就有1个携带冠心病风险因素,所以要定期查血脂、血糖这些指标。
心肌病:两种类型,都要警惕
心肌病是一类心肌本身的病变,主要有两种:肥厚型和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是心室壁一边厚一边薄,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是青少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脏腔室变大,收缩力变弱,慢慢会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比如喘、腿肿。做心脏超声能看到心室壁运动的异常。
胸痛了,先这么做
当出现疑似心脏原因的胸痛时,别急,先按这几步来:
- 立刻停下手里的事,坐着休息,别再让心脏累着;
- 打开窗户或门通通风,把领口、腰带这些勒得紧的地方松开;
- 如果已经确诊冠心病,而且随身带了硝酸酯类药,赶紧舌下含一片,看看疼有没有减轻;
- 要是疼超过10分钟还没好,或者出冷汗、头晕甚至晕倒,赶紧打120。
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要想准确找出胸痛的原因,得结合好几项检查:
- 心电图:最基础的筛查,能看出心肌缺血(比如ST-T改变)、心律不齐这些问题;
- 心脏超声:能看有没有心包积液、心室壁厚不厚、运动正不正常;
- 抽血查心肌标志物:比如肌钙蛋白、CK-MB,能反映有没有心肌损伤;
- 冠脉CT造影:不用插管的检查,能看冠状动脉堵了多少。
预防心血管病,分三级
预防心血管疾病要分三级:
- 一级预防(没病的时候防):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基础病,吃地中海饮食(比如多吃蔬菜、水果、鱼、橄榄油,少吃红肉);
- 二级预防(已经确诊的防加重):按医生要求吃药,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 三级预防(高危的防复发或恶化):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病史的,要做遗传筛查;40岁以上每年查一次颈动脉超声。
日常管好心血管,这几点要做到
管好心血管健康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 运动:每周做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运动时心率保持在“170-年龄”左右(比如50岁就是120次/分钟);
- 饮食:吃的脂肪提供的热量别超过总热量的30%,多吃膳食纤维(比如粗粮、蔬菜);
- 心理:用正念冥想之类的方法缓解压力,研究说能让压力激素皮质醇降30%左右。
要特别提醒的是,胸痛的自我处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做,别自己乱吃药耽误治疗。如果胸痛一直不缓解,还出冷汗、恶心,赶紧去医院,排除急性心梗。早认出危险信号,早做正确处理,是降低心血管意外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