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也叫Henoch-Schönlein紫癜)是最常见的小血管炎类型,每10万人里每年大概有10-20个人患病,有两个高发年龄段——儿童和中老年人。它是免疫系统异常引发的全身性血管炎,典型症状有四个:皮肤瘀点、关节肿痛、腹痛、肾脏损害。其中皮肤紫癜最有特点,多对称长在下肢和臀部。
为什么过敏性紫癜不会传染?
本质是免疫系统“紊乱”
研究发现,这种病是IgA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第三型过敏反应。当链球菌、病毒或某些食物蛋白等进入体内,会激活免疫系统里的B细胞,产生异常IgA1抗体。这些抗体和抗原结合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损伤。整个过程是身体内部免疫调节出了问题,没有病原微生物传播,所以不会传染。
少了传染病的“三个条件”
传染病要传染,得有传染源(比如病毒、细菌)、传播途径(比如空气、接触)和易感人群。但过敏性紫癜没有特定致病微生物当传染源,也没有空气、接触这类传播途径。研究显示,和患者接触过的人,得病概率和普通人差不多(0.3% vs 0.2%),从没发现人传人的情况。
得病和“个人体质”有关
基因研究发现,HLA-DRB1、FCGR2A等基因的差异会影响患病风险。也就是说,得病是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像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些免疫病,都是个人体质的问题,不是接触别人传染的。
日常怎么管理?
先避开“诱发因素”
- 防感染:建议打流感疫苗,注意预防季节性感冒;
- 记食物日记:把每天吃的东西写下来,重点留意乳制品、坚果、贝类这些可能致敏的食物,观察吃后有没有不舒服;
- 优化环境: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湿度40%-60%,减少尘螨等过敏原。
症状护理有技巧
- 皮肤痒:用冷敷缓解,别抓挠,不然容易抓破感染;
- 关节痛:急性发作时少动多休息,恢复阶段可以游泳(对关节冲击小);
- 护肾脏:定期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注意有没有潜血、蛋白尿这些异常信号。
生活方式要调整
- 吃够蔬果: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芦丁这类生物类黄酮;
- 选温和运动:推荐太极、普拉提,每周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比如快走);
- 缓解压力:用正念冥想之类的方法管理情绪,别太紧张;
- 睡好觉:规律作息,保证夜间睡眠质量;
- 找支持:可以加入患者互助群,和大家交流应对经验。
怎么规范看病?
如果出现典型紫癜皮疹,还伴有关节痛或腹痛,要赶紧去皮肤科或血液内科就诊。根据临床指南,确诊后需要做这些检查:
- 全身评估:看看皮肤、关节、腹部、肾脏有没有受累;
- 免疫学检查:测IgA水平、补体C3、抗核抗体谱等;
- 影像学检查:做关节超声、腹部超声评估病变;
- 肾活检:如果有持续血尿或蛋白尿,可能需要做这个检查。
治疗要根据个人情况定:轻症患者以缓解症状、支持治疗为主;重症累及肾脏等重要器官时,需用免疫抑制治疗。所有治疗都要听专科医生的,千万别自己用免疫调节药。
总之,过敏性紫癜是免疫问题引起的,不会传染。日常要避开诱因、护理症状、调整生活方式,出现症状及时找专科医生,遵循规范治疗就能好好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