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突发别慌!识别症状+急救三步降低损伤风险

身体与疾病身体与疾病 / 责任编辑:家医大健康2025-09-01 14:41:39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38字
深度解析脑栓塞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与脑梗死的本质区别,通过"河道堵塞"原理图解,教您识别突发中风征兆并掌握黄金抢救策略,附赠预防血栓的三大生活妙招。
脑栓塞脑梗死血栓预防中风预警血管健康
脑栓塞突发别慌!识别症状+急救三步降低损伤风险

脑栓塞就像脑血管里突然卡了块“石头”——心脏或血管里形成的栓子,跟着血流跑到脑动脉,一下子把血管堵死,导致急性脑缺血。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它起病急、症状重,和心脏问题关系特别大,约75%的病例都与心脏疾病有关,其中房颤患者得中风的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以上。

一、为什么会得脑栓塞?

这些堵住血管的“石头”(栓子)来源多样,可能是动脉里的粥样硬化斑块碎片,可能是心脏里因为血流淤滞形成的血栓,也可能是脂肪颗粒之类的物质。当它们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就会瞬间阻塞血管,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

二、脑栓塞有哪些典型表现?

脑栓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突然发作”,症状往往在几秒到几分钟内就达到高峰。常见的信号包括:单侧面部不对称(比如笑的时候一边嘴角歪了)、肢体活动不灵(拿不住东西、走路不稳)、说话有问题(含糊不清或说不明白想表达的意思)、视觉异常(比如眼前某一块看不见、看东西重影)。还有约30%的人会出现头晕、呕吐,这是前庭系统受影响的表现。症状严不严重,主要看栓子堵的位置和血管被阻塞的程度。

三、脑栓塞和脑梗死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会把脑栓塞和脑梗死搞混,其实两者本质不同:脑栓塞属于“栓塞性卒中”,是外来的栓子突然堵住脑血管;而脑梗死是“血栓性卒中”,是脑血管自己因为长期粥样硬化,斑块慢慢长大把血管堵死。有影像学研究发现,脑栓塞患者的脑组织损伤范围,比同体积脑梗死患者大23%左右——因为栓子突然堵死血管,血流瞬间中断,缺血的范围更广。

四、哪些人容易得脑栓塞?

栓子的形成和几个因素密切相关:比如房颤会导致心脏内血流淤滞,容易形成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会变成流动的“栓子”;还有血液高凝状态(比如代谢综合征患者),也容易形成血栓。

五、急性期该怎么应对?

一旦出现脑栓塞症状,一定要记住关键三点: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患者保持平卧,别吃也别喝——避免呕吐导致窒息。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要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每延迟1分钟,就会损失约190万个神经元,相当于正常脑衰老7天的细胞损耗量。但溶栓需要医生专业评估,绝对不能自行用药。

六、日常预防要做好这几点

想要降低脑栓塞风险,日常要坚持这些习惯: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维持血管弹性;晨起空腹喝杯温水,改善血液粘稠度;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降低房颤风险。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还要定期活动颈部(比如缓慢转头、点头各10次),促进脑部血流,保持血管健康。

脑栓塞虽然起病急、危害大,但通过积极预防和及时救治,能有效降低风险和损伤。平时要注意保护血管、控制基础病(比如房颤、高血脂),一旦出现突然的脸歪、手脚无力、说话不清,第一时间打急救电话——大脑的“黄金救援时间”真的耽误不得,每一秒都关系着大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