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是我们身体里的“免疫哨兵”,平时藏得很深摸不到,但如果脖子、腋窝或者大腿根突然出现能摸到的肿块,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需要我们警惕并正确应对。
先看清:什么样的肿块要警惕?
如果脖子、腋窝或大腿根出现肿块,先注意这几点——超过2厘米大、摸起来不痛,而且持续2周都没缩小甚至变大,这时候别不当回事,得赶紧去检查。这种肿块可能是局部发炎引起的,但也可能是身体里更大的问题(比如血液系统疾病)在体表的信号。
为什么会出现异常肿块?
我们的骨髓就像“造血工厂”,负责生产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些正常血细胞。如果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变坏”了(比如得了白血病),这些坏细胞会疯狂繁殖,不仅挤走正常血细胞,还会顺着血液跑到淋巴系统里,在淋巴结里堆起来形成肿块。这时候淋巴结的正常结构会被破坏,里面全是没成熟的坏细胞。
除了肿块,还有这些症状要注意
如果坏细胞影响了正常造血,身体会出现三类明显信号:
- 红细胞少了:红细胞负责带氧,少了就会脸煞白、爬几层楼梯就心慌喘气,或者整天没力气,连日常家务都觉得累;
- 血小板少了:血小板管止血,少了就会皮肤莫名出现小红点(瘀点)、青一块紫一块(瘀斑),或者刷牙时牙龈老渗血,止都止不住;
- 白细胞“失效”了:白细胞是“免疫战士”,坏了就会反复感染——比如老发低烧或高烧不退,或者伤口破了一点就化脓,反反复复好不了。
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组合来,得结合起来看。
教你分: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不一样
别一摸到肿块就怕得慌,先试着自己区分下良性还是恶性:
- 摸起来的感觉:良性肿块一般小于1厘米,软软的,能推动;恶性肿块通常更大,摸起来硬硬的,和周围皮肤、肌肉粘在一起,推不动;
- 生长速度:良性肿块要么慢慢消,要么长得很慢;恶性肿块会“蹭蹭长”,几天就明显变大;
- 有没有痛:如果是炎症引起的良性肿块,会红、肿、热、痛;恶性肿块大多没感觉,悄悄长大;
- 会不会消:如果是感冒、牙龈肿这类感染引起的肿块,一般2周内会自己缩小;如果超过2周都没消,甚至变大,得赶紧去查。
医生怎么查?一步步来不慌乱
发现异常肿块,医生会按“阶梯式”流程查清楚:
- 先做超声:用高频超声能精准测肿块的大小,还能看里面的结构——比如有没有坏死、有没有血流异常,比手摸更准确;
- 查血常规:抽个血做全血细胞计数和外周血涂片,能快速看出有没有贫血、血小板减少,或者血液里有没有坏细胞;
- 活检确诊:想明确是不是恶性病变,必须做淋巴结切除活检——切一点肿块组织,通过显微镜看细胞形态,再做免疫组化分析,这是“金标准”。
注意!别自己吃抗生素“试试看”——如果是恶性肿块,抗生素没用,反而会掩盖症状,耽误治疗。
自己该怎么做?记住这3点
发现肿块后,别慌,但也别乱处理:
- 保持干净:肿块部位别沾水或脏东西,避免外来细菌感染;
- 别乱碰:绝对不能自己挤肿块,也别用热毛巾敷——挤压会让坏细胞扩散,热敷可能加重炎症;
- 赶紧就医:最好在发现肿块72小时内去血液科或普外科门诊,越早查越能早明确问题。
到了医院,医生会根据肿块的位置、你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发烧、乏力),还有检查结果,安排进一步检查——比如骨髓穿刺(抽点骨髓看里面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检测(查坏细胞的“身份”)。现在血液肿瘤治疗已经很精准了,会根据疾病的类型制定方案,早期干预能大大提高治好的机会。
总之,淋巴结异常肿大不是小问题,但也不用过度恐慌。记住“别挤、别敷、及时看”,医生会一步步帮你查清楚。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对付这类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