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长了不痛的肿物,很多人一看到就怕得不行,担心是不是癌。其实这类病变大多是良性的,其中口腔纤维瘤占了软组织良性肿瘤的70%以上,学会点基础鉴别知识,能少瞎担心,也避免误诊。
为啥会张纤维瘤?
目前研究发现,纤维瘤的发生和几个因素有关:
- 长期摩擦:嘴里有没拔干净的残根残冠、不合适的假牙,长期磨着黏膜,会让局部纤维组织异常增生;
- 咬合不对:牙齿长得歪歪扭扭,咬东西时局部压力不均匀,可能影响组织代谢;
- 营养不够:缺维生素A可能影响组织修复;
- 遗传因素:大概15%的患者家里有人有过黏膜增生的情况。
怎么初步判断是不是纤维瘤?
典型的纤维瘤有这些特点:
- 样子:长得圆滚滚或椭圆,表面黏膜光溜完整;
- 手感:摸起来硬度中等,像鼻尖那样有点弹性;
- 边界:能推动,和周围组织分得开;
- 生长速度:长得很慢,大多几个月才长不到1厘米。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得赶紧去医院:
- 直径超过2厘米,或者突然长得很快;
- 表面烂了或者颜色变了;
- 压得没法好好咽东西。
怎么治?分情况来
根据情况一步步治:
- 观察就行:如果瘤子≤1厘米,也不影响吃饭说话,每6个月查一次;
- 做手术:要是超过2厘米,或者影响吃饭说话,甚至有癌变风险,就得切干净;
- 辅助治疗:有时候会用激光加冷冻,减少复发;
- 术后护理:术后3天用抗菌漱口水,别吃太烫的,定期查伤口长没长好。
怎么防止复发?
要想不复发,得做好这些:
- 假牙维护:假牙每年查一次合不合适,变形了赶紧换;
- 调整咬合:牙齿歪的话,正畸调整一下,减少摩擦;
- 补营养:多吃膳食纤维,适量补点维生素A;
- 改习惯:戒烟戒酒,少吃辣的烫的等刺激的东西;
- 定期筛查:家里有人得过的,每半年查一次口腔黏膜。
要和这些毛病分清
别把纤维瘤和这些搞混:
- 黏液囊肿:常长在下唇内侧,用灯照能透点光;
- 脂肪瘤:摸起来软,没明显边界,扎针能抽出脂肪样的东西;
- 乳头状瘤:表面像菜花,大多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史。
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不管什么口腔肿物都建议做活检。数据显示,70%的口腔肿物都是良性的,但一定要让医生诊断,别自己瞎猜。其实大部分口腔无痛肿物没那么可怕,只要及时找医生看看,遵医嘱处理,一般都能解决。


